“好的東家,我讓喬洪國辦這事兒去。”谷庵升說著就夾一塊牛肉,往自己的嘴裡送去,這事兒算是定了。
“那個鍊鋼廠的負責的人找好了嗎?”朱傳文又朝著谷庵升問道,自己也是夾了塊牛肉,幾人算是邊吃邊喝邊聊。
“還沒呢,徐壽您知道吧?”谷庵升將那份報紙放在了手邊,打算走的時候再帶走。
“你說說。”朱傳文還真不知道這個人。
“這可是位奇人,咱大清可是也有人的論文能登上《Nature》的。”谷庵升砸吧了一下嘴兒,就開始娓娓道來……
徐壽,字生元,號雪村,江蘇無錫人,如果按照洋人的稱呼他的職業就是科學家,他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Nature》收錄論文的第一人,直到1884年逝世,所編纂譯著的化學書籍和工藝書籍有13部,在往前倒騰個20多年,算是清國科學界的一面大旗,曾入曾國藩幕,也就是幕僚。
“這麼厲害。”朱傳文有些驚訝的說道,《Nature》在英國的帶頭下,現在可是學術界的頂級雜誌,這份雜誌的出現便是這個定位。在許多科學研究領域中,很多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結果都是以短訊的形式發表在《自然》上。所以不由得朱傳文不驚歎。
“還不止。”谷庵升說道。
徐壽與另一位清國科學家華蘅芳進安慶內軍械所,製造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同時設計、製造輪船。曾國藩去世後,李鴻章等官僚都爭相以高官厚祿來邀請他去主持他們自己操辦的企業,但是徐壽都婉言謝絕了,他決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譯書和傳播科技知識的工作中去。
番茄
之後便與華蘅芳等人創立了上海格致書院,主要是陳列科學儀器、舉辦科學展覽、開展科學演講、討論科學知識、進行科學普及,可以算是此時的一個科學活動中心。
“老谷,你這意思,你有把握請來……”朱傳文試探著問道,老谷起了頭,這人啊自然是和徐壽有著關係,或者和這上海格致書院有著關係。
“嗯,算是徐先生的門生吧,這人叫曲正乾,曾經在上海格致書院求學,後來跟著徐先生的兒子徐建寅研究火藥來著。”谷庵升說道。
火藥,這專業有些不對口啊,朱傳文心裡想到,臉上的表情被谷庵升看在眼裡。
“東家,曲正乾這人自從徐建寅出事兒,就在盛宣懷的漢陽鐵廠工作,可是看不慣盛宣懷大舉引進親朋故舊,公司營私舞弊,這連年的入不敷出。我在《蘇報》當主編那兩年就回了老家,當時被個鄉學請去當先生了。”谷庵升有些惋惜的說道。
他和曲正乾是同鄉,自是知道這人的本事,原先也是和朱傳文要了個許可權,今天正好朱傳文問了起來,索性就說說。
“哎,盛宣懷此人。”朱傳文對這位清末的洋務代表不好評價,時事造人,時事也逼人,不好說啊。“這位曲正乾答應來了嗎?”感慨後的朱傳文問道。
“暫時不知道願不願意來,但就是這麼一提,我已經寫信過去了。”谷庵升看朱傳文問的如此迫切,有些尷尬,他寄去的信上,裡面大篇幅的寫了朱傳文在日本所說的話,老谷相信但凡有著熱血的人,看到這些鐵定是回來的,不過確實不敢和朱傳文打保票,凡事有個例外不是?
“那這徐先生兒子能來嗎?”朱傳文問道,他剛才只是聽說出事兒了,就沒細問,拿來主義的朱傳文想著這樣成熟的科學家才是最好用的。
“來不了了,辛丑年(1901)的時候工廠爆炸殉職了,我說的這位曲正乾也是低沉了許久,才應同學之邀請去了漢陽鐵廠。”谷庵升說道。
“可惜~”朱傳文也是為著這位徐壽先生的兒子可惜。
其實他不知道,這位徐壽的兒子,叫徐建寅,是中國近代犧牲在科研崗位上的第一位科學家,活著的話到現在也是老朽了,年近60。
而且徐家自徐壽以來,備受洋務派青睞,來了也不是好事兒,當年就是為研究不被洋人卡著脖子的無煙火藥,殉職的,還好無煙火藥研製成功了,但在生產時,發生了不幸。時任兩湖總督的張之洞為表彰徐建寅的功績,請奏清廷,按軍營提督陣亡的例子給予優恤,並追贈為二品銜內閣學士,交國史館立傳,入祀昭忠祠等,算得上與國同休。
朱傳文現在也就只有等谷庵升這位同鄉了,有著漢陽鐵廠的工作經歷,這漢耀鋼廠不在話下。
為什麼這麼說,朱傳文在最近,和谷庵升兩人可是收集過清國的鋼鐵產量,僅漢陽鐵廠一座幾乎佔了清國全年鋼產量90%以上,達到了五六萬噸,也就是現在日本人追逐的那種100噸產量的鍊鋼爐。
所以,朱傳文現在也是期待了起來,希望這位曲正乾能來。
飯桌上這邊出現了短暫的寧靜,剛才的資訊量太多,得消化一會兒。
“六六六啊!”
“五魁首啊!”
飯桌另一邊,朱開山、朱春山兩兄弟可是陪著夏老爺子在划拳喝酒,熱鬧非凡。
朱春山是個木頭腦子,不笨但是生意上的事兒,朱傳文怎麼說他就怎麼幹,很少會自己動腦子,也就陪著自己大哥喝酒。
夏老爺子此時心裡高興的很,三江口的朱閻王在他面前也是小輩自居,舒服啊!可真的能和三江口的老夥計吹吹牛了。
幾人盯著他們劃了會兒拳,夏元璋此時慢悠悠的開了口:“東家,聽你倆這麼一說,我在大連也有著兩位好友。”可是一直聽著兩人的對話呢。
這辦鋼廠的事兒他也聽說了,也知道朱傳文現在可是煤礦、鐵礦都有,鍊鋼廠的裝置也齊了,按照酒樓來說,料都備好了,就差個廚子。
原本夏元璋以為朱傳文這事兒都操辦好了,也就沒打聽,麵粉廠和捲菸廠的事兒也多,顧不上。
“您說,夏掌櫃。”朱傳文和夏元璋這關係真算是理不清了,這夏元璋的輩分一會兒大,一會兒小,很是難受,但不管怎麼說,這可是最早跟著朱傳文的人,也是朱傳文最為放心幾人之一了。
“我推薦這人啊,是一對兒兄弟,哥哥叫周富,曾在旅順船塢局當鉗工,弟弟叫周貴,做著點馬車配件的生意,大連兵災的時候也是託了東家的福,去了鄉下躲避算是分毫未傷,最近,漢耀的麵粉生意拓展到大連,我算是有了兄弟倆的訊息了。兩人說是準備開個鍊鐵廠。”夏元璋說道。
朱傳文一聽,這也行啊,人家打算開鍊鐵廠,說明對著鍊鐵的生意有著把握,雖然鋼和鐵差的有點多,但是這生鐵的冶煉,朱傳文也是打算辦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