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別拿列夫先生,明天,我可以將第二筆10萬盧布的錢支付給你。”朱傳文說道。
別拿列夫面露喜色,夏元璋也保證會讓工人按時完工,保證質量。
朱傳文笑著點頭,帶著朱春山就往雙城官立學堂趕去。
今天是傳武傳傑還有夏玉卿第一天上學,他這個當哥哥的怎麼也得去接一下,表示支援。
往後就得他們哥仨自己去了,當然為了安全,朱春山會親自接送。
按設施來說和一般清國的學堂沒什麼兩樣。只是把原來啟心書院的牌子換成了官學堂,裡面多了些俄國老師而已。
但不同於以往的書院,中學實行兩年制,考核合格之後會發放畢業證,現在裡面現在只有一個年級,分了三個班級,每個班20人,分別是甲、乙、丙三個班。
朱傳傑在甲班,朱傳武和夏玉卿在丙班,夏玉卿純粹是錯過了之前的分班測試,夏元璋想辦法才讓他就讀的,不過這倒也沒事兒,每個月月底還會再次測試,再次分班。
這也是現在流行的辦學方式,天津和京城的新式學堂據說都是這樣的。
朱傳文和朱春山等了一會兒,就看見一群孩子結伴而出,最後的倆正是朱傳武與夏玉卿,傳武拉攏著腦袋,寫著滿臉的不開心。
“傳武,怎麼了?”
“大哥,你說我是不是真的不是學習的料?”朱傳武沮喪的說道。
“傳文哥,傳武的字兒被教員笑話了,說他回去還是得好好練練字兒,這字兒寫出來和蒼蠅爬的沒什麼差別。”夏玉卿說道。
他和傳武一個班,今天剛開學,教員給每個人發了一張紙,讓他們寫下自己的名字。
“朱傳武”三個大字兒已經算是傳武寫的最為工整的字兒了,但還是被教員取笑。
這時候哪有什麼教育方法,教員都是老式學堂的先生,有一說一,卻沒想到打擊到了朱傳武。
“這樣啊,沒事兒傳武。你知道晉代的書聖嗎?”
說著,朱傳文講起了王羲之筆山墨池的故事,傳武今年虛歲也16了,自然聽得懂故事的意思,他知道自己的大哥在鼓勵他,也是重重的點了下頭,心底裡在自己的每天規劃上,除了練武、讀書之後,又加上練字的專案。
“行了!等傳傑出來,咱一起回家。”朱傳文揉了揉朱傳武喪氣的頭。
“大哥,這事兒你別給傳傑說行不?”朱傳武這才想起來還有自己的弟弟要面對。
“行!”朱傳文保證道。
朱傳武又將目光看向了夏玉卿,作為朱傳武的好兄弟,夏玉卿也是點點頭,這事兒就算是三個人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