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起身,笑道:“團團上茶。”
“李郎君客氣了。”
柳文彥笑道:“我這次前來,是想告訴你,佃戶營的新任村正已經確認,是由佃戶營的村民擔任。”
“先坐。”
招呼柳文彥坐下,李軒笑道:“這事麻煩柳主簿了,不然要是外派,估摸著佃戶營的百姓還是不得底氣。”
柳文彥嘆道:“這種事情其實大唐境內只多不少,只是不要太過分,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看向李軒,輕聲道:“似李郎君這般敢於為百姓出頭,處處謀福利者,當真是少之又少呢。”
李軒汗顏:“你可就別誇我了,我為了他們好,也算是為了我自己好吧。”
柳文彥撫須微笑。
“對了,大旱是什麼回事?”
李軒轉移話題:“國內嚴重嗎?”
“非常嚴重。”
柳文彥神色嚴肅道:“全國戰爭的瘡痍尚未平復,今年又逢大旱,說實話,長安附近還算好,有些地方,吃草根樹皮也是尋常。”
李軒嘆了口氣。
他能力有限,對於那般事情,也只能愛莫能助了。
等退了突厥,全國真正穩定下來。
他打算把土豆、玉米、紅薯等一些農作物貢獻出來。
有了這些,最少能減少一些飢餓情況的發生。
生活在這個時代,李軒沒有多大的想法。
平平安安的活著就好。
兩人感慨一會,柳文彥忽然道:“不知道李郎君可知突厥之事?”
李軒看了他一眼,輕聲道:“突厥打來了?”
柳文彥皺起眉頭,伸出三根手指:“最遲三天,突厥大軍怕是就能打到長安。”
李軒表面做出吃驚的樣子,心裡卻想,這突厥行軍速度當真是快的很。
若是不知道大唐歷史,這是一個陌生的時代,自己又是李世民的話,怕此時想的是煤山那棵歪脖子樹了。
想到這裡,他更加對李世民敬佩有加。
“我大唐有聖皇保佑,突厥斷無可能打進長安。”
李軒衷心讚歎道。
柳文彥微怔,隨即壓低聲音道:“在下有不同的見解。”
“快說來聽聽。”
如今突厥大軍壓境,他縱使知道歷史,但對於過程,也覺得步步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