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完花生,蘇武先送蘇雪到鎮上搭車上學,再和蘇海到鄰縣縣城買了一車的家電及用品。
輾轉忙碌了一整天,兩人回到家時已過了晚上八點。
這個時刻在鄉村裡已算是深夜,小蘇晚早已經安然入眠。
蘇武他們之所以去鄰縣採購家電,僅是因為距離近。
經過歷朝歷代的劃分更改,浮山的縣域地形變得特殊,呈茄子般的長條狀。
浮shan縣城座落在這根茄子的上半部分,而養心谷所在的落楓鎮則在茄子的下半部分。兩者相距甚遠。
相對來說,從落楓鎮到隔壁縣城反而比到浮shan縣城要近的多。
雖說距離近是近了,但道路同樣難走。至少蘇武感覺和他十幾年前第一次去鄰縣時沒什麼區別。
十幾年前的蘇武也才四五歲,之所以前往鄰縣也和那場可怕的山火有關。
當時那場點燃了整個南嶺山脈的火災還沒被完全撲滅,但至少已經威脅不到養心谷周圍的森林。
村子裡除去三十多具屍體外還有二三百撤下來的傷員。村民們一番討論後,決定扛起他們前往鄰縣求醫。
真的是“扛”!
一張躺椅,下面綁上兩根木棍就成了一張簡易病床。受傷嚴重的村民躺在裡面,由人扛著向鄰縣而去。
只是傷員實在太多,後來連躺椅都找不到,村民乾脆把自家門板拆下來弄成病床,抬著傷員往前走。
蘇武當時還小,但也跟上長輩們踏上了前往鄰縣的路。他們這些半大孩子自然不用扛“病床”,而是牽動物。
因為傷員太多,村子裡各種大大小小的動物都派上了用場。它們或駝或騎或綁上了傷員,由孩子們跌跌撞撞牽著往前走。
蘇武對此印象深刻,特別是那條他摔了無數跟頭的爛路,簡直刻骨銘心。
只是沒想到一晃過了十幾二十年,這條路雖說可以行了車,但還是一樣爛。
思緒裡回過神,蘇武心裡著急,顧不上擺放剛買回來的東西,連忙去蘇海家接女兒。
馬嬸把已經睡著的蘇晚從自己臥室抱出來,卻捨不得放手。
“晚晚今天玩累了,剛吃完飯就睡著了。”
她商量道:“要不讓她睡我這算了。小五你抱來抱去也麻煩。要是不小心把孩子弄醒了,非哭上半天不可。”
蘇武哭笑不得。
“這怎麼好意思。都已經麻煩了嬸子一整天,不好意思再麻煩你。晚上的情形我比較熟,還是我來吧。”
“什麼麻煩不麻煩的,多大點事。”馬嬸斜了旁邊的兒子一眼,深閨怨婦般訴著苦。
“我還巴不得自己家裡天天有這樣的麻煩呢!”
剛才還笑容滿面的蘇海一看不妙,連忙裝死。
“會有的,以後會有的。黑子只是緣分未到,嬸子你別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