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不解之緣

時間像永不停歇的沙漏,一轉眼就過去了好些天。陳碩真的傷也養好了。

張嬸和孫嫂她們還有不少族人在山下,他們有的在鄉下艱苦度日,有的則因為救陳碩真而被縣衙關進了大牢,這讓張嬸她們很不放心,時不時便要下山去打聽打聽近況。

這天張嬸和孫嫂她們又要下山,臨走之前張嬸是千叮嚀萬囑咐:“碩真,我們要下山一趟,可能天黑才能回來,你自己要萬事小心,萬一有陌生人來這裡,你一定要說自己是張淑芳的大女兒,上山來打柴的,迷了路,到這裡歇一歇,很快就回去。”

其實這些話陳碩真早已背下來了,但是張嬸還是不放心,每次出門都要再三交代。

陳碩真不甘心一個人呆在道觀裡,她想跟著他們一起去。畢竟自己已經在這個道觀裡生活兩三個月了,說不枯燥乏味那是騙人的,她早就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了。

張嬸一聽陳碩真要下山,趕緊勸到:“萬萬不可,你現在是官府通緝的要犯,千萬不能拋頭露面。”

陳碩真說:“可是我總不能在這裡躲一輩子吧。”

“還是等官府那邊放鬆了再說吧,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身體養好。”孫嫂也勸陳碩真,大家都覺得現在的情形不利於下山,還是呆在山上穩妥,安全第一。

陳碩真壓根聽不進去,她說:“我的傷都好了,我現在就想下去看看,我又不惹事。再說了,我還有紗巾遮著臉,只要不走近看誰認識我?”

“不妥不妥,”張嬸還是堅持己見:“現在到處都是縣衙的人,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事端,別說你戴紗巾了,之前好多帶著斗笠草帽的人都被莫名其妙地抓走了。”

“我跟你們一起不會引起懷疑的。”陳碩真還想爭取。

張嬸覺得這事非同小可,絕對不能兒戲,於是極力勸阻:“我們答應你,等官府那邊不再張貼通緝令了,找個時機帶你下山就是,但是現在你可千萬不能輕舉妄動,你要是出了什麼事,那麼多鄉親豈不是白白犧牲了。”

陳碩真想想也是,但是她還是迫不及待地想下山去看看。

見沒有辦法說服張嬸她們,她便假意答應在道觀裡守著,等張嬸她們回來。

等張嬸她們前腳剛走,她後腳就跟了過去,好在有之前在校隊的鍛鍊基礎,她跟一段路就把自己隱蔽起來,加上她頭上戴著蒙面的斗笠,一路上張嬸她們都沒有發現。

一路上倒也順利,除了臨到縣城時路上碰到幾個做買賣的人,一路上都是風平浪靜,甚至連個人影都沒有。陳碩真以為官府已經淡忘了開倉放糧的事,不然怎麼會這麼安靜呢?她忽略了她們住的地方是深山,本來就人跡罕至。而縣城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到處都是暗流湧動的官兵。

張嬸她們先到鄉下去轉了轉,到處都還是洪災之後的蕭條景象,稀稀拉拉的幾戶人家在被大水沖洗過的田地裡種上了莊稼,儘管收成的希望渺茫,但是他們還是期待有奇蹟出現。族人們給張嬸等人拿了些吃的,又聊了聊近況,當張嬸她們問起那晚被官府抓走的鄉親時,他們默默地搖了搖頭。

“趙天威呢?有訊息了嗎?”孫嫂急切地問。眾人還是一陣搖頭。

一個長者長嘆一聲,這才說起了自己的無奈,原來,自從那晚出事後,縣衙就對李府派了重兵把守,被抓去的人都關進了大牢,一旦有人去打聽,都會被縣衙的官兵不問青紅皂白抓進大牢再行處置,沒有人知道那些被抓的人現在到底怎麼樣了。不僅如此,官兵還不定時地在各個路口進行盤查,一旦發現可疑人員一律先抓後審,而那些被抓的人,也大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張嬸等人聽得後背發涼,張嬸深深地呼了一口氣,說到:“幸虧沒讓恩人意氣用事,現在的形勢,一旦進城就是羊入虎口。”

陳碩真在一旁聽到這些,頓時後背發涼,但是她不想自己一個人現在就返回去,畢竟自己好不容易才下得山來,她決定冒一次險,繼續跟著張嬸她們。陳碩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她以為憑著自己的矯健和聰明,一定能化險為夷,殊不知官府的人比她們心機多太多了。

臨走時,長者還不忘提醒張嬸他們:“你們也要多加小心才是,聽說縣城到處都是暗哨,那些做買賣的都整天提心吊膽的。誰都不知道縣衙的人啥時候會找個理由就抓人。”

張嬸她們一聽,決定放棄到縣衙打聽的打算,採購了些日常用品就準備打道回府。陳碩真一路上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面,儘管氣氛緊張,但縣城依然人來來人往,陳碩真便時不時地混在人群裡,倒也沒出什麼意外。

買完東西,一群人正要往回走,孫嫂突然看到一個人,“你們看。”她用手一指,其他人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不遠處的廣場上,一個村民被五花大綁,掛在柱子上示眾,身上掛著一塊木頭牌子,上面用毛筆寫著“謀反蟊賊”幾個大字。柱子上的村民已經奄奄一息,低垂著頭,也不知道是捱了打還是快餓死了,閉著眼睛一言不發,就像一具屍體一樣在柱子上懸著。

“那不是趙青松嗎?”有人驚撥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