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阿爾達希爾提出來的結盟一事,作為元蒙帝國的太子,如今元蒙帝國實際執政者的忽必烈,雖然是興趣十足。
可是,整個元蒙上下,也並非是完全沒有反對意見的。
就算是一直擁護忽必烈的漢人派系,也並非是人人都贊同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忽必烈的那些謀士,他們的責任是出謀劃策,給忽必烈提出意見,而不是對於忽必烈的一切都盲目跟從。
以耶律楚材為首的一部分人,包括忽必烈的幾名謀士,之所以對於這一件事情,有一定的疑慮。
都是在考慮,這個時候的元蒙是否有足夠的力量插手這一件事情?
畢竟,安息帝國可不是一個小勢力,他們如果要參與進去的話,投入的力量絕對不會小!
現階段,同在草原之上的拓跋魏和滿清不足為慮,但是,南面的大晉帝國,是他們永遠都無法避開的一個問題。
八年前的西州之戰和涼州之戰,晉軍是吃了大虧的。
甚至,之後的一切事情,都是因為這裡的事情而引起的。
也正是因為這兩個戰場,讓整個天下都陷入了一場浩劫。
耶律楚材這些人可不覺得,對於這一件事情,晉軍會那麼容易的輕易翻篇。
如今,八年過去了,經過了三年疫情和五年恢復,晉軍已經差不多恢復到巔峰了,可反觀他們,卻還沒有恢復到最巔峰的時期。
故而,這個時候,對於投入大量的力量到西面,不少人都是對於這一件事情抱有不小的疑慮的。
尤其是慕容家為代表的一眾人,更加是這一屆事情的主要反對力量。
他們的慕容汗國,那可是面對大晉的第一道壁壘,如果真的投入了大量的力量,到了西面,而又在這個階段和晉軍產生了衝突的話,那他們慕容汗國就要成為抵抗晉軍的最主要力量了。
到了那個時候,慕容汗國的損失絕對不會小。
至於贊同者,基本都是集中於拔都汗國、旭烈兀汗國與攣鞮汗國了,這三個汗國都是靠近安息帝國的汗國。
這個時候的安息帝國雖然混亂無比,但正因為混亂無比,才能夠亂中取利。這幾年的時間,他們本身就從安息帝國之中得到了不小的利益。
奴隸貿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都落到了這三個汗國的口袋裡。尤其是旭烈兀汗國,藉由奴隸貿易,成為了六大汗國之中最為兵強馬壯的一個。
藉助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就算是最先建立的攣鞮汗國,在綜合實力上,也被甩在了旭烈兀汗國之後。
六大汗國之中,元蒙最為支援的,自然是擁有孛兒只斤家族血脈的窩闊臺汗國、拔都汗國與旭烈兀汗國這三大汗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