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九華殿雖然被禁軍守衛,但是被禁足的是楊良人,而不是九華殿裡的其他人,所以穎兒打著給楊良人去膳房拿早膳的名義,出了九華殿,直奔宮門而去。
與此同時,蓮心也離開了鳴鸞殿,回了周太常府邸,將周美人的信親手交到了周太常的手中。
這個時間,早朝時間已經過了,周太常也才剛剛下朝回家,見到周美人的信,只微微思忖片刻,打發了蓮心離開之後,便去了書房,寫了一封摺子。
摺子的內容,自然是懇請皇上將楊御史派到南方去治水賑災,原因有二,一來是因為楊御史在先帝時期便有過治理水患的經驗,二來是因為楊御史身為文官,地位僅次於丞相之下,還算有代表性。
一個上午,不僅是周太常的摺子,還有楊御史主動請纓的摺子,再加上週太常和楊御史各自分屬的不同派系,也有人上奏附和兩人的言論。
一時間,長明宮裡的摺子堆積成山,就如同上次逼著伸著將西南兵權交給秦元凱一樣,這一次,同樣是朝臣同時上奏,將楊御史派到南方去治水。
陸映泉將這些奏摺草草的掃了一眼,便歸了類,然後數了數,對沈澤說道:“皇上,一共三十六封奏摺,都在說同一件事。看來,楊御史南行一事,是眾望所歸了。”
“平日裡,這些擁護太后的朝臣和擁護沈氏的朝臣,互不妥協,你爭我奪,可是在這件事情上,卻是難得地一致。”沈澤冷笑著,說道,“此時明顯是有人在暗中策劃。”
“皇上認為,會是太后娘娘嗎?”陸映泉問道,“楊御史是她那邊的,讓楊御史去治水,揚名立功,別人會以為這是太后恩澤,反而會忽視皇上的存在。”
沈澤沒有說話,他低頭看著面前放著的摺子,一時間精神恍惚,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良久之後,他抬起頭,才問道:“顧清銘呢?他怎麼沒來?”
“皇上,顧將軍今日要去京郊大營巡視,查驗軍隊訓練的成果。”陸映泉說道,“再說,顧將軍接管了吳老將軍的舊部,想要培養出默契,肯定還需要花費心思的。”
“也罷。”沈澤嘆息道,“容朕再想想,到底該派誰去南方。”
“皇上,請恕我多嘴問一句啊,濟安縣遷居的事情,該怎麼辦?楊御史明顯是太后的人,如果真的派他去南方,那麼濟安縣民眾就不太可能遷入宜國。”陸映泉看著低頭沉思的沈澤,再次問著。
自從她在雲瑤的幫助下,給沈澤拿出了一個疏通河道的治水辦法,再加上雲瑤那個故事,沈澤已經慢慢地降低了對她的防備和戒心,所以這些日子以來,她跟著沈澤上朝議事,在長明宮幫著處理奏摺,聽沈澤和顧清銘商議南方水患災害,心中對當前的局勢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宜國是大寧國的分封王國,如今的宜王是先帝的七皇子沈澈,也是先帝唯一一個養在身邊親自教導的兒子,文韜武略,盡得先帝真傳。
再加上昔日先帝在世時,宜王生母姜美人風頭甚至蓋過了當今太后,便讓太后對姜美人母子心生防備,甚至起了殺心。
好在先帝駕崩之後,姜美人自請帶著沈澈離開大寧皇宮,前往最遠的宜國封地,而沈澈這些年來喜好酒色,夜夜笙歌,不理朝政,一副荒淫無道的姿態,這才慢慢讓太后秦氏放棄了殺他們的想法,可是秦太后的警惕之心卻還是沒有放鬆,對宜國的監視和掌控,也一直沒有停止。
濟安縣民眾遷入宜國,會給宜國帶去大量的勞動力,還有農耕的生產技術,這對宜國的發展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所以按照秦太后的性格,寧願毀了這一整個濟安縣,可能也不願讓宜國有絲毫壯大的機會。
就在沈澤和陸映泉因為此事而陷入沉默的時候,羅松從外面走了進來,在下首殿中站定,對沈澤說道:
“啟稟皇上,合歡殿管事太監錢公公求見,說是皇后娘娘經巫蠱之術一事受到驚嚇,請皇上去合歡殿看看。”
“皇后受到驚嚇,難道不是應該找太醫嗎?朕還要批閱奏摺,你去太醫院,找李太醫過去瞧瞧。”沈澤一聽,便立即揮揮手,說著。
陸映泉微微思索片刻,便對羅公公說道:“羅公公,勞煩您去告訴錢公公一聲,說皇上即刻就來。”
“陸映泉,你膽子越來越大了,居然敢擅自替朕拿主意?”沈澤看著陸映泉,臉上隱隱有些怒意。
“哎呀,皇上!”陸映泉聽了這話,便解釋道,“皇后娘娘自入宮以來,可曾有半點給皇上添麻煩的地方?不管合歡殿發生什麼事,都是自己能解決的就解決,不能解決就找太后,什麼時候找過皇上了?今日皇后突然派人來長明宮,難道皇上就不覺得奇怪嗎?”
“有什麼好奇怪的?”沈澤問道。
“皇上,你別忘了,皇后娘娘身邊的人可是雲瑤。”陸映泉說道,“雲瑤醫術高明,若是皇后身體真的有恙,她自己就能解決,何須勞煩皇上?既然合歡殿請了皇上過去,那說明有些事情,是雲瑤解決不了的。”
沈澤一聽,覺得陸映泉的話也頗有道理,於是微微思忖片刻,便對羅松吩咐道:“擺駕合歡殿。”
“奴才遵旨——”羅松一聽,便立即著手去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