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的生涯,說實話還是很快的,畢竟也就是三年的時間,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仔細想來,是一瞬就能過去的。第一年,跟大家進行熟悉和磨合,就要花一年的時間,中間再花一年時間好好學東西,最後一年就要準備一下畢業的事情了。
所以說呀,這個三年過的真的是很快,三年中,每年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去處理。
肖羽和易小小剛剛步入研究生生涯的時候是相當開心的。之所以開心,其實是因為不用繼續工作了。可能在讀書的日子裡,大家感受不到讀書的快樂,但當大家出去工作的時候,很多人才會意識到,原來讀書的時候才是那麼的令人自在。他們還不想那麼早工作,更多的原因是覺得自己的才華還不夠,應該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學習才對,所以他們就毅然決然的考取了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涯裡好好去學習,爭取多學一些本事,多長一些技能,將來可以在廣大的競爭生涯中獲得一定的優勢。
開開心心的來到研究生的學校裡,卻沒有想到那麼快就要結束了,就要離開這了。確實這是讓他們都很難接受的一件事情。感覺還沒有學到太多的東西呢,怎麼時間就一瞬而逝了。
所以說呀,如果是想要好好學東西的話,還得是讀個博士,那樣的話,大學加研究生加博士。真正好十年的時間,這才能夠把影像專業研究的比較透徹。四年的時間,絕對是收穫很淺的,七年的時間應該說是勉強夠,十年的時間是最好的一個能夠打磨出精品的時間。
肖羽沒有想考博士的念頭,這個可能是從小就沒有,因為身邊的人根本也沒什麼人考上過博士,而他小的時候也特別清楚自己不想考博士。從特別小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不應該是完完全全讀文化的人,他那時候就想著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歌手,想要做藝術,但是博士一聽就是文化人,肖羽對這個不感興趣。
不過現在呢,肖羽不想考博士,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實在太大了,再當博士去讀個三年,真的是很老了,時光都消磨了一大半,才把書唸完,還沒開始打拼自己的事業,那樣的話,實在是有些晚。
在電影這個行業的話,打拼還是有用的,如果常年混在劇組裡,不斷的摸爬滾打,肯定是能夠有收穫的。
現在的這段時間裡,就是他們的研究生的尾聲了,那麼他們肯定要格外的珍惜,研究生生活是相當讓他們難忘的。畢竟在這樣一個學校,見到的都是很頂級的人,自然也就不一樣。
要說研究生生活對他們印象最深的那個東西,肯定是一個人了,徐衣純。仔細想想,這個女孩子在他們生命中的地位,那可真的是不一般。在肖羽心裡的地位就不用說了,算的上是一位偽女朋友吧?
研究生快結束了,這個事其實也是說來就來的。它也不會停下時間來等你。
此時,離研究生畢業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時間如此緊迫,剩下的能夠待在這個學校的時間不多了。那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肖羽納悶,如果說要從熟悉的地方離開了,那他又在什麼地方留下些什麼東西呢?
很多人到了畢業的時候都是會很焦慮的,初中畢業的時候要準備中考,高中畢業的時候要準備高考。大學畢業的時候要找工作。對他們而言,是研究生畢業的時候要找工作。他們已經比普通的人晚了好幾年再去找工作,現在也不能逃避了,必須要面對找工作這個事情。
其實,對於沉浸在藝術中的人的話,他們其實並不是那麼想去工作的。可能他們就是想好好的玩藝術,並不想賺那麼多的錢。
肖羽現在每天都看看電影,看看書,寫寫東西,偶爾跟大家一起拍一下東西,這就是無比的快樂了。可是突然讓他進入到一個工作中,這樣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每天都要準時的去工作,上班下班,然後還要為了掙錢奔波。去劇組的話也是很辛苦,畢竟熬夜太過嚴重,以肖羽這個性子,絕對是支撐不下來的。
做什麼工作成為了肖羽最大的一個難題。
他想了很多很多,有想過到電視臺去,但是電視臺也是蠻辛苦的,所以就不是很想去。然後就是劇組啦。但是去劇組的話,如果自己不是主導的人員,那就要聽別人的,就要熬夜,熬夜這個事情,肖羽是萬萬不能答應的,所以他就堅決不能進入劇組。
那還能有什麼工作,可以做呢。那就只能是自己寫劇本掙錢了,這非常的困難。因為大多數時候,這基本都是沒什麼用的,能夠真正被別人收購的都是比較少的。好多人寫了好幾年,也才賣出去兩本,做這個事情真的是需要非常持久的,耐心的。
找什麼工作,肯定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但是自己想也實在是想不到什麼好工作,有一些工作比較輕鬆,但是,他們不願意去做,有些工作很累,他們就不能去做。
肖羽、易小小、連帶著徐衣純,他們都有這個問題,他們就聚在了一起商量著以後的工作問題。
徐衣純是真的不知道該去做什麼工作好,“當導演了,咱們一出去肯定也是當不了導演的。當編劇呢,也有點懸,要是去打雜的話,那感覺就不是很有意義了。”
易小小附和道,“咱們這個行業就是有這個問題,新人想出頭,實在太難了。都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始終在這個行業的頂端支撐起這個行業。可下面的人,基本上都是,默默無聞的。他們很可能做個一兩年,也是沒有一點成就的。”
電影這個大行業吧,還真的不是說能力夠就行的,要看很多很多方面的東西。具體的話還是挺玄乎的,也是說不清楚。
就拿攝影助理來說吧,其實是沒有什麼展示自己的機會的,他們所做的就是服務於攝影師。搬個機器什麼的,打雜的工作。而在拍攝的過程中,攝影助理也是不會被注意的,就相當於是一個下人一樣。所以攝影助理根本就沒有辦法展示自己的才華,也正因為這樣,攝影助理終歸是攝影助理,他們想登上攝影師的位置,那是難上加難的。畢竟別人都沒有辦法知道你的能力,那怎麼能夠用你呢?所以說這個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展示的平臺上,沒有一個完全公平的平臺,可以讓電影人去展示自己大多數的能力。電影人就沒有辦法在大江大浪中衝出來,也就沒有辦法施展自己的才華。
肖羽有一個朋友已經在電影界裡摸爬滾打六七年了,可是到現在還是當著一個助理的位置。拿著那麼點微薄的工資。說實在吧,真的是沒意義,怎麼那麼年輕,做那麼無聊的事情,雖然說也有好處,好處就是整天可以與電影做伴唄,整天可以待在劇組唄!可以整天體驗劇組生活唄!可是說句實話,這個作品,跟他一點關係也沒有,完全是別人的作品。
肖羽絕對不可能服從於別人的,一定要有自己的作品,一定要自己導演才行。不想施展自己才華的新人,不是一個好新人。如果甘願自己一直做一個新人的話,那也的確是沒什麼夢想了。
徐衣純微笑著談道,“要是真的在這個行業裡,幹不出什麼來的話,可能我也就只能改行了,服務員啊!超市促銷員,收銀員啊,這類工作倒是不錯,哈哈哈。”
易小小打趣說:“這些工作的確不錯呀,挺適合你這種溫柔的小姑娘的。只是把咱們學了七年的電影,七年了,那是無比漫長的一個時間啊。學了以後還去做這個工作,那真的是白瞎了。”
肖羽聽他們的講話,自己一言不發,確實沒什麼好說的。他也很迷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以前在這些人當中,他一直都是一個主導者,一直都是一個提出建議、解決問題的人,可現在自己也沒有什麼法子,沒有什麼方向,他根本就不可能去知道別人,因為自己也自身難保。
不過還好,三個人聚在一起總比兩個人要好,煩惱多了,多一個人來分擔,煩惱自然也就減少了很多,他們自然也就開心了許多。
他們三個人在一塊兒的時候總是覺得一切事情都能解決,這倒是一個事實,每次她們三個人聚在一塊的時候,任何的困難都能夠迎刃而解。所以他們也很相信,只要三個人始終凝聚在一塊兒,肯定能夠把困難給解決的。聚在一起就有無窮的力量。這彷彿成為一個真理了,不可否認。那這三個人,估計是不太能分得開。
徐衣純和易小小一直在談論著其他的工作,看來是覺得自己肯定做不了電影行業了,肖羽在旁邊聽的略顯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