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羽和易小小雖然已經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了,但他們還是要經常到北京電影學院裡去,還是離不開這個學校。
雖然已經畢業了,上不了什麼課了,但是學校裡的很多活動還是對他們非常有用的,比如說,聽一個講座,或者說有什麼藝人或者是教授過來給大家講講東西,那他們過來都是可以收穫不少東西的。
別的不說,就比如說,有一個明星過來,他們見一遍,那也是一個收穫。還是要多見見這個圈子裡的人比較好。
他們基本上在學校裡的時間,還是跟讀書的時候差不多。雖然說已經畢業了,但感覺還是像學生一樣,可能也是剛畢業那股學生氣也還沒有褪去。
可能像普通人,到了他們這個年紀,3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一點的學生氣,也沒有一點的書卷氣了,完完全全就是一股商人氣,或者說是一股打工仔的感覺。
但因為他們一直都在讀書,而且是在學藝術,氣質上跟普通人肯定是不一樣的,會有一種學藝術單純有的高雅的氣質,也會有一種書卷氣,這兩種東西結合在一起,使得他們的氣質非常的優秀。
今天學校又有事了,他們也是有去到學校裡這是一次非常好的一個活動,
就是講座,雖然說想做這東西給大家帶來的真正幫助並不是特別的大,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講的時候要顧及很多很多人你肯定會為了照顧更多的人去講一些比較普通的東西。但是這一次的講座是不一樣的,這一次的講座是精品講座,人是不多的。應該還是比較適合的。
他們一早就去搶佔了一個位置,大概也就是坐在第三排左右的位置,坐在這個地方看螢幕最合適,把聲音也是剛剛好,各方面不會有什麼劣勢。
另外呢,站在這個位置上,可能也不會被牽連有些時候老師會點名的,但更多的點的也就是第一排,第二排的人。到第三排,其實機會就不是特別大的,所以說的這個位置上也是有非常好的優勢的,比起第一,二排來說這個還是更加合適的,既有不錯的觀賞度和聽感,又能夠有一個非常好的聽講狀態,確實是非常合適的。
肖羽和易小小聽講座其實也怕被別人叫起來回答問題,這東西他是從小就有這個障礙的,就一直不喜歡的老師叫起來回答。
說起來,老師問什麼問題,他也都能答得上來,但是他就是覺得不喜歡老師叫他來回答問題。
因為回答問題這個事,說起來是非常讓人鬱悶的事情,有些同學上課就非常怕老師叫自己回答問題,甚至整節課都在擔心老師會叫自己的回答問題。
肖羽就有過這樣的回憶,記得他上六年級的時候,有一個老師,每次上課都要抽查幾個學生回答問題,其實他就特別怕會被抽到,但說實話,他是一直都沒有被抽到的,但他還是特別的怕,雖然說抽到的問題他都會,但他還是特別怕會被抽到。
然而有一次,他真的被抽到了,但是那次他剛好不會站起來一句話也沒說。
另外就是高中的時候也有一次抽查,也是一個老師每節課都要抽查,真是不知道為什麼,而且那個時候他把大多數的同學叫起來,大多數人都是不會的所以這也實在是挺尷尬的事情了。
不過沒有被抽查過,他覺得那就好。
現在上課,他也怕被叫到,這個事真的是挺煩人的事,老師上課上的好好的,非要抽查,其實很多時候就是會也是講不出個所以然來的,可能只是自己會了,但是還不會講,老師這麼一抽查,會的也變成不會了。
不過這也沒辦法,老師為了檢測一下學生們的注意力,就只好用抽查這個方法,要是抽查的同學不會,他們就會採取一定的措施,要是抽查的同學會,他們就可以繼續按照這個狀態講吓去。
這一次的講座,他們應該是相對安全的,至少目前看來應該是這樣。
真實的講座是電影雜談,這個其實挺適合聽的,只要跟電影專業有關的同學都可以來聽,無論是表演專業,導演專業,攝影專業,剪輯專業,錄音專業、編劇專業。都是可以來聽的,因為講的就是跟電影有關的東西,有關的知識和見識,只要是學習電影的,都可以來聽聽,其實就算不是學習電影的,也可以來聽聽這東西應該是大家相容的,只不過可能會涉及到一定的專業知識,所以最好還是電影專業的更好理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