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子這是想利用陷空山特殊的地形徹底吃下整支燕軍。當然,以他上將軍的眼光,自是不可能單純的以戰為戰。
說到底打仗無論輸贏打的就是利益,打的就是錢糧。此次東嶺小倉被燒不管究竟有何內情,總之這個損失肯定得是燕國一方來補償的。
計劃雖好,卻殊不知他張放的平舒城大營之中又上哪裡去找四千兵馬?
雖說此處是一個整師五千人編制,可這年頭哪個將軍不吃空餉?名冊上五千個正兵名額一個不少,然實際上張放知道如今營中正兵卻只有區區三千五百人,這裡面還得是把火頭軍的幾十人給算上的。
現在上將軍需要動用四千人才能保證對燕軍的完全合圍,試問他到哪裡去找齊這麼多人吶。
不過世上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心知肚明的將軍張放臉上絲毫不露餡。態度很是堅定的贊同了觸子這個策略。
聚將鼓很快被敲響,全營計程車兵迅速的往校場集結而來。可是隨著那鼓槌一下下的敲擊,站在張放身邊的副將整顆心都快跟著跳出嗓子眼來。
「哎呦我的老大哥呦,我一時半會上哪去給你多整五百人出來啊!
上將軍是什麼人?那可是兵家裡數得上號的人傑啊!待會士兵一旦開拔,只需掃上兩眼大致就能把人數給估算出來了。
再說僥倖能夠糊弄過去,軍營裡總不能連個端槍站崗的都沒有吧?如此一來豈不也是明擺著的麼?」
瞧這副將的焦急樣實在是做不得假。都是同一根繩上的螞蚱,要是出了差錯那肩膀上的頭顱誰都別想要了。
不過這時候反觀張放卻是淡定得很,完全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急個甚?本將軍吃這空餉又不是一天兩天。早在他觸子第一次來的時候就有所準備了。
你以為那五六百個以挖壕溝修工事招來的民夫是來幹什麼的?
趕緊的,兵貴神速。趕緊開啟倉庫給他們換上甲冑武器。從火頭軍撥出十幾個傢伙帶著百來人留下站崗充門面,其餘的都一併帶走。
再說了,此時木離距離陷空山還遠著呢!上將軍的策略是根據我們安排的探子才制定出來的。是要以被動轉主動才需要四千兵力。
然而咱們是被動麼?不是好吧!這麼多人先行埋伏在林子裡坐等木離把燕軍請入甕中。那是什麼?大功一件啊兄弟!
哈哈哈……快去吧,咱們倆個能不能渡過這一劫,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身邊這副將經張放這麼一解釋,心中頓時就豁然開朗起來。見他此時拍著自己肩膀滿眼鼓勵,頓時便信心百倍重重點了下來後轉身張羅去了……
陷空山,一個很獨特的地方。此山並不
高,五十丈不到,縱橫也就兩三里地。偏偏位於燕齊兩國的之間的要道之上。
且這個山頭多石,草木難長,從空中俯瞰,宛如一個光禿禿的墳包將兩國給分隔開。
墳包四周卻是截然不同,由於土地肥沃,倒是草高林密,哪怕是這落葉已盡新葉未生的季節,光憑那些交錯的枝幹就能遮天蔽日。也因為這樣便於藏兵,所以從一開始張放就選擇把伏擊地點設定在此處。
世上最爽的事情之一,痛打落水狗便在其中。特別是這落水狗打了之後還能得到封賞加官進爵,那麼還有什麼比這個跟具誘惑性。
齊國潰逃的殘兵對於後面緊追不捨的常傲來說,那便是一群閃閃發光的落水狗。
雖然一開始想要的借刀殺人失敗了,但並不影響他這時候順帶撿個大功勞回去。
齊軍兩個被打殘嚴重減員的百人卒,在經過一場廝殺後匆匆逃竄,體力上自然是跟後來才加入戰團的木離本部無法比的。
加上大多數伍長兩司馬被射殺,更是無法形成有組織的撤退秩序。如此一來便成了身後燕軍賺取軍功收割人頭的物件了。
無組織無紀律,散亂且跑在後面的百來人,又如何能夠填飽如狼似虎的一千多燕軍。
隊伍前面幸運搶到人頭的一小撮人自是喜不勝收,畢竟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兩個人頭掛上,小半畝地就有著落了。
至於隊伍後面看著一地無頭屍體只能乾瞪眼的人,試問他們那裡能夠甘心?不患寡而患不均從來就是人之常情,加上作為主將的常傲也是想從此事中掙回點臉面和功勞,導致整支軍隊的追擊漸漸脫離了掌控。
若是距離短了還好說些,可是從入山到現在已經是五六里地了。加上是難行的山路,以至於一千多人的隊伍居然被拉得老長。
等到徐昭猛地驚醒反應過來的時候,放眼一看已是看到了擋在不遠處的那座光禿禿的小山包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