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33:捕龍

吳維山,曾經的天都山無量院的院首。

現在無量院的院首是金靈——金素容。

曾經天都山金丹老祖吳唸的族人,他在如意寶閣出事之後,他便下山,並且帶兩位吳家的人去尋餘晨光。

然而結果卻是三個紫府修士都不是餘晨光一個人的對手,他們才發現,餘晨光不僅是煉寶厲害,鬥法也極厲害,而且他的手上法寶一樣接一樣的出現,使得他的手段詭異多變,防不勝防。

他敗後回去,於是吳念下山了,然後吳念死了,吳家便從此退出了天都山。

吳唸的死在當時來看,彷彿引得了天都山的動盪,好像是天都山衰弱的標誌,後又有風雷真人離山去了京城。

還將天都山將弟子都派了出去,以一種封山的狀態,來迎接著可能到來的危險,這是給世人一種天都山衰落的訊號。

但是將時間線拉長一點看的話,又會發現,天都山好像並沒有什麼事,天都山依然是天都山屹立在那裡,就像這麼八百多年的時光裡的任何一段時光一樣。

尤其是在京城上空,天都山顯化而出,鎮壓了羅仙觀的觀主之後,天都山在大家的心中,重新變的神秘而高大起來。

趙負雲眯著眼睛打量著對方,儘量的收斂著自己的視線。

吳維山站在甲板上面,看著周圍那一條條的烏篷船,每一條船上都掛著一個燈籠,但是燈籠下的人都一個個看不真切,他沒有刻意的去看,這裡畢竟不是他的地方。

他這一次是奉風雷師兄的命令,來這裡尋找帶爪金鱗的靈物,是為了帶回皇宮之中煉丹的。

當然,師兄還交待,若是引出了別的東西,也一定要捕獲帶回去。

做為一個結丹的修士,他其實非常的低調,因為他結丹之時藉助了靈物。

而出身於天都山的他知道,若是以靈物助自己結丹,這便落入了下乘,然而當他知道,馬三戶、荀蘭茵、餘晨光一個個結丹之後,他便開始焦慮起來,這種焦慮讓他罡煞之中的法意難以完融合了,他的丹論總是難以完形成一個人完美的論述,即使是勉強成了,他也知道那是相當危險的。

於是他一件靈物結丹輔助結丹,失去了罡煞合一之後的那種圓融無礙,但是他覺得沒關係,只要多花些時間溫養便可。

雖說罡煞合一的結丹,合成一道天地符籙,但是這太不容易了,需要某種契機,需要非凡的靈性。

關鍵就在於那一點契機和靈性,這個東西對於有些人來說,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在漫長的修行過程之中,不斷的明悟與積累,到了進境之時,自然而然就成了。

有些人一開始會很有靈性,但是隨著修行日久,經歷世事之後,反而會越來越汙濁,整個人的心思也會變的凝濁沉悶起來。

吳維山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變成汙濁沉悶起來的,可能是在山中與人競爭無量院院首的時候,可能是在無量院任職的那一段時間花多了心思,又或者是心思用在了經營如意寶閣上。

而修行的時候,則是按步就班,雖然每日打坐靜修錘鍊法力,這個過程之中,卻沒有一樣是可以讓自己身體之中性靈光輝變得鮮亮的東西,反而是在日復日的經營、謀算之中越來越暗淡。

不過,他覺得大多數人都會是尋靈物結丹,自己以靈物結丹也算正常。

他已經決定要開一派宗門,所以需要得一處靈山為道場,因此為朝庭做些事在他的心中並不牴觸。

不過這一次來這裡垂釣帶爪金鱗,也是風雷師兄指點過的。

他說尊者隕落,他的氣息四散,當再孕育金鱗。

他曾也是山中的秘傳,名錄戒秘壁的人,即使是現在名字也還在上面。

當然也知道尊者的名諱是‘金鱗’,風雷師兄說尊者隕落,一身精華散回這一方天地之間,所以蒼海之中水獸才會掀起風暴,那是它們之間的爭鬥。

但是在這幽晦之中,仍然可以釣出一些尊者碎散的意識而孕育的‘金鱗’靈物。

不過,他對於其他的人能不能釣到,並沒有抱太多的希望,只是提前說一下而已,畢竟此處江面,會吸收大家散發出來的意念,這意念會吸引幽晦之中的東西出現。

而且,他還有真正的垂釣的方式。

他帶來的人,一個個都已經開始垂釣了,他並沒有回到樓船之中,看著這一片江灣,他亦是覺得不可思議。

據傳此處當年是曾是一個浮游國,這裡的人一個個虛虛假假的,朝生暮死,一朝生,一夕死,人若浮游,隨生隨滅。

若是有人迷失其中,亦將如此,變的朝生暮死,一日之內不能夠脫身,就得死在這裡。

後來希夷老祖帶人破這裡之時,掘山開江,洩此處的地氣,這才破了那浮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