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腦中,看到怒海狂濤中,一艘戰船風帆被鼓滿,穩穩的壓著浪頭出現在海面之中。
而戰船上,每一個人都在做最後準備!
不知道小提琴的節奏到底有什麼魔力。
所有人都能深切的感覺到,一場大戰瘋狂爆發,但是一切都被跳過了。
如同浮光掠影經過面前。
小提琴的節奏變得緩慢,大海如同雨後初晴,耶su光穿破雲層。
沒人知道主角船是否贏了,但是它活下來了,獨自在大海中航行。
“高盧雞號?”博伊爾的耳朵似乎炸開了。
在很多不懂音樂史的人耳中,這就是一次節奏的變換。
但是在博伊爾眼中,這一切就是一個奇蹟!
為什麼,為什麼一種樂器一種音色的進入,能改變史詩中的畫面,從而影響音樂史詩的節奏?
這就是古典音樂的未來嗎?
這個未來,就像是坐在馬車裡,風吹起了車窗窗簾的一角,馬車裡的人透過它看到了城市的一個角落,發現了一座失落的城池。
博伊爾現在立刻馬上就想知道,在地星上,古典樂在華麗樂章之後,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它究竟走向了什麼方向。
為什麼會有這麼神奇的譜曲手法。
為什麼會用樂器的切換,來改變音樂故事所體現的畫面?
如果說小提琴到中音提琴的變化,有可能是錯覺。
小提琴再次變化帶來的畫面感變化也是錯覺。
那麼當高盧雞號聲響起的時候,畫面瘋狂扭轉,這就不是錯覺了。
這就是在利用樂器的音色來扭轉畫面感!
藍星曆史上的古典樂,鋼琴就像是一匹精美的絲綢。
各種樂器的進入代表著各種不同的刺繡花朵。
不同的排列,代表了不同的印花。
鋼琴的繁複代表了綢緞的精緻程度。
最終,華麗樂章形成了一幅刺繡。
而現在,博伊爾聽到的是,一張一張的畫作。
有人正在用樂器代表不同的場景,用其他樂器在這些場景上作畫。
一副一副的畫被樂章連貫起來,變成了一個複雜而豐富的故事。
這遠遠不是在絲綢上刺繡可以媲美的。
如果說一個的資訊量是二維的,那麼另一個的資訊量就是3d的!
所以,地星古典音樂,等於從2d進化到了3d!!!
而莫多夫則是在驚訝於另一個點。
古典音樂是要有一個思想的,林軒多次提到了感情這個字眼。
但是這一部作品並沒有攜帶太多感情,反而帶有的是情緒。
也就是說,這作品在地星頂多算是‘合格’之作,根本不算上乘,更不要說頂級了。
越聽,莫多夫就越覺得,地星的古典樂比藍星古典樂,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不是高出一籌兩籌,是高出不止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