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讓國會很多人感受到威脅,最大的原因就是維斯特洛體系的資本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這個很多頂級富豪還只有數十億美元身家的年代,西蒙的個人總資產已經達到恐怖的2000億美元之巨,整個維斯特洛體系就更加龐大。結果就是,其他最頂級的政治金主每年拿出幾千萬美元支援競選就已經是很大的手筆,維斯特洛體系卻可以輕易調集數億美元資金。
意識到這件事的根本障礙,夫妻倆經過討論,最終決定還是放棄使用起訴手段解決這件事。
涉及到數百億美元資產規模的併購,真的發起訴訟,結果肯定會更加曠日持久,沒有一兩年時間別想從華盛頓得到結果,因此還不如耐心等待半年時間。11月份的中期選舉之後,想想原時空中經歷1994年中期選舉整個美國政界對全國步槍協會的噤若寒蟬,只要維斯特洛體系的‘狙擊計劃’能夠完成,國會很多人都應該重新考慮得罪維斯特洛體系的後果。
當然,長達半年時間的等待,很難確保其中會不會出現變故。
西蒙夫婦與瑟曦資本團隊討論的結果是儘可能提前展開與道富銀行的合作,最大程度避免這起收購案在半年之內泡湯,算是提前為雙方的合併預熱。
雖然不盡人意,但這無疑也是整件事的最佳解決方案。
赫斯特集團方面,沉默了一週多,赫斯特家族再次主動與西蒙進行接觸,試圖透過談判壓低西蒙此前開出的條件。
西蒙乾脆就沒有理會。
面對氣勢洶洶的輿論壓力,法國政府最終對躲避在巴黎的威廉·赫斯特三世下達驅逐令,要求對方5月31日之前離開法國,這位近期連續失去家族企業控制權和幾乎全部個人資產的赫斯特家族前掌門人在歐洲其他主要國家都不願接納的情況下,不得不躲去摩洛哥。
公眾到底還是善忘的。
經過長達一個月時間的熱炒,多麗絲·費徹謀殺案引發的風波到底還是逐漸冷卻下來。
如果只是如此,或許就如同西蒙記憶中歷經竊聽醜聞的新聞集團一樣損失了一家報紙卻不傷元氣。然而,針對赫斯特集團的一系列官方調查、索賠訴訟、合作伙伴棄離等等行為卻沒有終止,這才是損害赫斯特集團根本的所在。
另一方面,來自康涅狄格州丹伯裡市《新聞時報》對伍德菲爾德莊園爆炸案非常感興趣的兩位記者,在報紙管理層受到某些強大壓力之後,灰溜溜地悄然離開了匹茲堡,其他一些原本緊盯這次爆炸案的媒體也逐漸放棄了跟進。
媒體熱度的冷卻,不只是維斯特洛體系悄然運作的結果,其實也是官方希望看到的場景。
原本的很多線索都無以為繼,這次爆炸案,強行調查下去,實在很難再有什麼結果,華盛頓方面大致瞭然一個模糊內情的聯邦高層即使很想對維斯特洛體系發難,也不敢在沒有任何堅實證據的情況下冒然掀開蓋子。
畢竟這種指控實在是太嚴重。
冒然捅出來,維斯特洛體系或許會灰頭土臉,拿不出證據的某些人,政治仕途卻可能徹底斷送。
哪怕是間接透過一些小報以陰謀論的形式揭開真相都不可能。
小報終究是求財。
曝光各種陰謀論的根本還是為了製造噱頭,促進報紙銷量。
不過,通常情況下,各種陰謀論都是指向聯邦政府,總統或者國會,乃至其他各種各樣的部門,炮製這種八卦,公眾喜聞樂見,華盛頓通常也不會和他們較真。
然而,如果是針對一個資產體量達到數千億美元的大財閥,那就不是求財,而是徹底的玩火。
捅出這樣一件事,維斯特洛體系窮追猛打下來,絕對不是關閉一家報紙就能了事,一堆人都要跟著倒大黴。至於操作曝光的幕後黑手,更是別想輕易脫身。很多被隱藏的真相,只是針對缺少資訊渠道的普通公眾而言,強大的維斯特洛體系想要查到一件事,並不是那麼困難,而且也根本不需要證據。
想想某個連水花都沒有濺起的刺殺案引發的一連串狠厲報復。
曝光這件事或許只能在維斯特洛臉上摸一把灰,背後耍手段的傢伙,丟掉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小命。知曉伍德菲爾德莊園爆炸案內情的人,大概都不會認為西蒙·維斯特洛幹不出這種事情,大家都是家大業大,沒必要在扳不倒維斯特洛的情況下上去送人頭。
週末之後,時間很快進入6月份。
6月1日,國際兒童節,萬眾矚目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首映禮即將在西海岸時間下午六點鐘於洛杉磯中國大劇院舉行。
不過,這一天上午,曾經的唱片行業大亨大衛·格芬、好萊塢傳奇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前迪斯尼製片部門主管傑弗瑞·卡森伯格在東海岸的上午提前製造了一個截胡一般的大新聞。
三位同樣都是民主黨重要支持者的娛樂界大人物此前的週末原本在白宮做客,東海岸上午十點鐘,突然在華盛頓召開了新聞釋出會,公開宣佈將一起合作成立一家全新的好萊塢大電影公司,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