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維斯特洛這次訪問的影響幾乎立竿見影地發生。
維斯特洛效應。
沒錯,就是過完這些年每次都讓日本心驚膽戰的維斯特洛效應。
而這次,不僅是日本,整個亞洲除了中國之外的大部分國家都沒能逃過。
4月22日,新一週開盤的第一天,進入1996年以來,勉強有些掙脫出去年暴跌泥淖的日本股市,開盤之後急轉直下,週一當天最深跌幅一度達到6.3%,當天收盤時跌幅也高達4.9%,從16893點回落至16065點。
與此同時,韓國、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股市紛紛暴跌,普遍跌幅都在5%左右,其中韓國股市的跌幅更是高達7.6%,簡直慘不忍睹。
4月23日,伴隨著大量緊急發表穩定市場的各類宣告,本以為昨日暴跌已經過去的東南亞各國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不只是期待的反彈沒有到來,隨著維斯特洛體系代表團與中國方面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東南亞各國股市曲線連抬頭的傾向都沒有,依舊跳水直下。
首先還是體量最大的日本。
週二全天,日經225指數再次暴跌6.3%,當天收盤時已經回落至15053點,兩天時間累計下跌10.9%,按照目前的勢頭,再下探哪怕0.5%,日本股市就將回落到去年年初這個國家連續遭遇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氣事件後的最黑暗時期,當時日本股市至八十年代衝上15000點之後十年來第一次重新回落到15000點之下。
很多人都以為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然而,只是兩天時間,日經225指數就已經徘徊在15000點門檻附近。
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同樣沒能逃過,週二全天,中國之外的亞洲其他國家股市憑藉跌幅超過了7%,比周一還要慘淡。
與亞洲其他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的無疑是已經逐漸完善起來的中國股市。
兩天時間,中國上證指數累計暴漲了13.6%,從週一開盤時的765點上漲至869點。
同樣,北美方面,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雙雙再創新高,道瓊斯指數連續兩天累計漲幅3.7%,從6139點上漲至6365點。納斯達克指數雙日漲幅也達到4.3%,從3416點上漲至3562點。
這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震盪,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仔細分析,一切又是那麼順理成章。
事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戰結束之後,首先是日本,藉助朝鮮戰爭的際遇和美國的刻意扶植,依靠大批次的戰爭訂單迅速恢復經濟。然後,冷戰時期,東西方對抗,出於拉攏圍堵的需要,東南亞各國又受到了美國和日本的大量經濟援助,經濟高速發展,先後出現了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等地區性經濟巨頭。
這一切,直到九十年代。
準確來說是1992年。
在此之前,中國的開放政策一直處在搖擺狀態,雖然經濟快速復甦,海外資本對中國的營商環境一直顧慮重重。而積弱已然太久的中國,想要發展,又必須需要大量外資的幫助,因此才出現了九十年代開始對外資的各種失去原則地遷就。
再然後,1992年徹底定下基調,1994年,中國《公司法》、《勞動法》、《智慧財產權保護法》等一系列法規頒佈,又宣告中國進入市場經濟元年,各方資本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再次的提升。
不過,長久以來積累的負面影響,終究不可能立刻消弭。原時空中,吸引外資積極投資中國也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直到千禧年之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才算進入另外一個階段。
這一次,西蒙對中國的訪問,以及維斯特洛體系公開與中國方面簽署的大量合作協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直接化解了國際資本對投資中國的顧慮。
維斯特洛體系十年時間的迅速崛起,足以擔起這樣的保票。
拋開了政治層面的顧慮,再看中國,10億人口,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家,幅員遼闊,無論是人力還是自然資源都相當豐富。經濟處在高速上升期,各行各業都充滿了際遇,標準的藍海市場,而且還對外資有著諸多優惠政策。
這樣的一個國家,當然可以毫不猶豫地投資。
資本同樣是有限的。
以中國的龐大體量,當大量本來意圖投資亞洲的資本開始湧入,首當其衝地就是亞洲其他國家。
經濟發達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等,不僅會在投資方面在中國國內遭遇歐美資本的競爭,包括這些國家的出口商品,也會在中國遭遇更多歐美強勢企業的競爭。平均經濟水準強於中國的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產業比重很大的中低端製造業,必然會受到成本相對更低的中國衝擊,因為喪失競爭力而陷入衰退。
於是,隨著西蒙·維斯特洛對中國的訪問,資本市場給出了最直接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