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日程結束,中午宴請一干參加會議的高層,下午走馬觀花幾處位於市區的產業,西蒙在下午四點鐘左右趕到城西的UFMS子弟學校。
正式啟用後的名字當然不是這個,而是裡夫尼西城學校。
這所直到目前都還在擴建當中的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年齡段教育,主要招收UFMS傭兵子女和羅夫諾幫高管子女入學。
因為學校的超高辦學質量,當然也有很多人希望將子女送入學校,這邊並不拒絕,區別只是UFMS傭兵子女和羅夫諾幫高管子女的教育完全免費,算是一項特別福利,而其他外來者,就需要繳納昂貴的學費。
在很多人看來,裡夫尼西城學校的最強大之處就在於,這所學校當下的學生總數大概3700人,而教師數量,卻達到驚人的2100餘人,不考慮其他非教學職能人員的情況下,純師生比也只有1.7比1,對於一家提供初級教育的學校來說,堪稱恐怖。
其實,這主要是源於西蒙當初招攬人才的策略。
因為這個國家的崩潰,曾經教育體系非常發達的烏克蘭地區,因為財政方面的捉襟見肘,大批頂級教職人才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不得不另謀出路。作為一個骨子裡的精英主義者,西蒙本能地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再加上當初那份關於一位頂級物理教授連摺合5美元的退休金都發不出來不得不寫信乞求一份工作的事件刺激,就要求這所學校放開招聘相關人才。
因此,這所學校超過2100名教師,基本上都擁有博士以上學歷,很多都是烏克蘭甚至從俄羅斯慕名而來的大學教授。
西蒙給出的平均薪資水準是500美元,這在美國就是個笑話,烏克蘭這邊,卻已經是頂級的高薪水準,超過現階段烏克蘭居民平均月收入的十倍以上,足夠這些精英人才在裡夫尼安家落戶。
說起來,超過2100人的師資隊伍應對3700名學生,過剩幾乎是必然,因此很多教師其實並不上課,畢竟也並不是所有西蒙招攬的精英都適合走上講臺,於是多餘的人才,或者根據自身專業為學生開闢興趣小組,或者在裡夫尼這邊還剛剛立起雛形的研究機構從事自己的研究,又或者乾脆為維斯特洛體系在這邊的企業提供各種諮詢服務。
實在無所事事,閒著都沒問題。
即使這些人每月的薪水總計超過百萬美元,對於西蒙而言也無關緊要。
按照中國古代的說法,就當是千金養士。
實際上,拿了西蒙在烏克蘭相對來說非常豐厚的薪酬,還真沒有多少人故意偷懶。
雖然是暑假期間,西蒙進入學校後,校園內依舊有著很多人在活動。
西蒙很早就明白,影響人一生的關鍵不是大學教育,而是初級教育,因此當初在確定維斯特洛家族慈善方向時,還產生過為此發力的念頭,後來面對現實,主動調整。
不過,對於這邊這所學校,即使沒有洛杉磯索維爾學院的相關期待,西蒙親自確定的教育風格還是堪稱嚴苛的精英教育,而不是歐美普遍忽悠底層的快樂教育,想要快樂,想要童年,抱歉,出門左轉,裡夫尼西城學校不提供快樂童年。
雖然是隻要符合條件的學生都能免費入學,但從小學階段開始,這所學校內的學生就將處於競爭狀態。
因為家長緣故,除非做出特別惡劣的事情,否則不會有人被開除,不過,所有學生都會按照學習成績進行劃分,成績好的學生進入尖子班級,差生就和差生聚一堆。當然,因為師資力量足夠,西城學校也會進行適當的因材施教。
比如文理科之間,或者,實在對所有文化課都沒興趣卻有著體育擅長的,都能得到培養。
而且,西蒙還定製了額外的獎學金條例,乃至,將來中學畢業,如果能夠考入指定大學,還會繼續得到維斯特洛體系的資助,乃至在維斯特洛體系的安排下直接出國留學。
家長方面,如果接受不了這種斯巴達式的教育,那就只能把孩子領走。
不過,直到現在,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將孩子送入這所學校,還沒有什麼人因為學校的教育制度太嚴格而讓孩子退學。重視教育,望子成龍,絕對不只是中國家長的教育觀念,這幾乎可以說是世界上所有家長的本能。
西蒙在這處校園內走了一遍。
整個校園,哪怕是幼兒園區,都有著很多學生,幼兒園那邊顯然是一些家長沒工夫看孩子主動送過來,畢竟這邊的幼師水準也是精挑細選後的最頂級,而其他中小學區域,各處教師都有學生或者接受暑期補習,或者是各種興趣小組活動,不一而足。
總之就是充斥著一種這個破敗國家完全不具備的銳意。
大概是有心人的特別安排,西蒙還見到了當初那位給自己寫信的基輔國立大學物理教授,名叫謝爾蓋·葉爾沙科夫的老人今年已經68歲,依舊精神矍鑠,正在為一群學生補習高中物理,西蒙還旁聽了一段,相比記憶中自己高中生涯的物理課程,只能說差別明顯。
最後聊了幾句,老人對西蒙表示了感謝,他現在這一份工作,幾乎支撐起了一大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