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六週,《007之幽靈黨》雖是被擠到了周票房榜單第三名位置,單週票房依舊達到1552萬美元,開畫到現在,兩個多月時間的累計本土票房更是高達2億4773萬美元,距離3億門檻自身5000萬出頭的距離,基本鎖定三億票房俱樂部。
落後《007之幽靈黨》兩週開畫的丹妮莉絲娛樂暑期檔唯一獨力製作發行的重磅炸彈電影《斷頭谷》,開畫第四周,榜單也排名第四,進賬1517萬美元。上映一個月,影片累計票房達到1億2956萬美元。
顯而易見,《斷頭谷》與《007之幽靈黨》的票房體量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不過,這部每一幀畫面都可以作為桌布的奇幻恐怖片票房成績已經達到了西蒙的預期,影片的預計本土票房從最初的1.5億提升到1.7億,只是本土院線發行就讓丹妮莉絲娛樂收回了1億總投入的90%以上,截止目前的全球票房累計,計算下來,更是已經讓丹妮莉絲娛樂進入盈利階段。
前四名之後,榜單第五名的《鳥籠》單週票房直接落到了千萬美元區間以內,上映第三週票房為907萬美元。
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這部另類同性喜劇原時空中北美累計票房破億,這一次,因為多方面原因,影片上映三週的票房還只有4795萬美元,雖然預計7000萬美元左右的票房依舊超出了米高梅的預期,卻是沒能再複製曾經歷史上的出色成績。
不過,《鳥籠》的票房表現卻也好過迪斯尼的《勇闖奪命島》。
曾經三位主創只剩下老牌007扮演者肖恩·康納利的新版《勇闖奪命島》,雖然依舊燒掉了迪斯尼高達7000萬美元的製作預算,同樣的上映第三週,單週票房只剩下813萬美元,三週累計票房4625萬美元。
法國維旺迪去年野心勃勃地吞下了這家堪稱美國文化標誌的老牌電影公司,如同當初收購了‘自由女神像’的索尼一樣,一盆盆的冷水接連澆下。
7月26日,新的一個票房周開啟。
上一個票房周因為奧運會開幕,北美單週票房體量從1.67億滑落到1.11億,跌幅達到35%,衝擊明顯。
本週奧運持續正熱,北美院線開畫規模1000塊以上的商業電影乾脆沒有,較為拿得出手的只有一部高門影業出品的科恩兄弟新作《冰血暴》,這部犯罪劇情片在此前的戛納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媒體口碑非常不錯,開畫銀幕數為715塊。
進入週末,順利持續一週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異變突發。
特意為迎接奧運而修建的亞特蘭大奧林匹克世紀公園,7月27日凌晨,一場聚集了上千人的露天音樂會突然發生了爆炸,因為爆炸時的人群過於密集,造成現場超過兩百人受傷,11人直接死亡,隨後的喧嚷忙亂中,陸續還有重傷不治者持續殞命。
如此惡劣的爆炸案震驚了整個世界。
克林頓連夜對這起爆炸案進行了關注並要求FBI成立專案調查組,世界各國也紛紛對爆炸案表示了關切和同情,同時對犯罪分子進行譴責。
說起來,美國九十年代的爆炸案簡直紛至沓來,比如93年的世貿中心爆炸案,94年的伍德菲爾德莊園爆炸案,95年的俄克拉荷馬城爆炸案,乃至這一次的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爆炸案,這些還只是影響和傷亡都比較大的爆炸事件,而且都在美國國土之內。
其他不說,對於這次亞特蘭大奧運會的爆炸案,作為後來著,西蒙基本上知曉其中的來龍去脈。
首先,這次爆炸案的傷亡明顯多於西蒙記憶中的資訊,因為曾經的歷史上,炸彈揹包被一位巡邏的警察提前發現,只是沒來得及排爆,而是在人群疏散的過程中發生了爆炸,因此死亡人數很少,而這次卻沒能提前發現,於是造成了超過10人的直接死亡。
說起來諷刺,曾經提前發現了爆炸揹包的警察一度被汙衊為嫌犯,人生差點被毀掉。
而且,原時空中,1996年這起爆炸案的嫌犯埃裡克·魯道夫直到10年後才被抓獲,經審訊還是一個慣犯,對方早從1977年開始連續製造了多起爆炸案,針對亞特蘭大奧運會的襲擊是為了抗議克林頓當局放鬆墮胎管制。
即使知曉內情,對於這一切,西蒙也只是冷眼旁觀。
兩年前的連續幾次操作完全是為了立威,告知某些人如果打維斯特洛家族的歪主意,他會不惜魚死網破。乃至當年干涉中期選舉,其實都非常冒險。
如果這次插手亞特蘭大奧運會爆炸案,那絕對是和曾經被冤枉到崩潰的某個警察一樣下場。
因此,維斯特洛體系內部一切照舊。
混亂而震盪的週末之後,7月29日,威瑞森電信正式對外宣告開啟IPO路演,掛牌日期確定在8月15日。
因為計劃在威瑞森掛牌後進行一次全家度假,計劃要在澳洲停留半個月時間,西蒙近期的工作日程也更加滿檔。
忙碌中,8月份很快到來。
八月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8月3日葉利欽的第二任期就職典禮。
對於葉利欽的這次連任,外界普遍關注的無疑是成功打入了克宮內部的俄羅斯一眾商業寡頭,譬如傳聞正在爭取總理職位的別列佐夫斯基,西蒙卻是注意到了一個細節。就職典禮當天,葉利欽政府公佈的一張新一任克宮當局核心的大合照中,某個身材不高頭髮稀疏的中年人,似乎很隨意地出現在了照片一角。
隨即也傳來更確切的訊息。
葉利欽就職典禮的第二天,公佈的第一批克宮核心名單調整中,某人赫然在列。而且從此前只是白宮大管家的總統事務局副局長晉升為總統辦公廳總務局副局長,雖然兩個部門名字相差不差,但職權卻天差地別,前者相當於大內副總管,後者是直接對元首負責的機要部門副局長,同時負責相當重要的對外經濟和法律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