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個經濟體風雨飄搖的時候,這世界依舊不缺少欣欣向榮。
韓國民眾爆發抵制IMF的第二天,10月19日,週日,丹妮莉絲娛樂集團正式釋出了1997財年的全年財報。
截止1997年9月30日的過往四個季度,丹妮莉絲娛樂集團營收體量再上一個臺階,達到419億美元,同比增長16.3%,成為全球純粹經營傳媒娛樂業務的相關企業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營收體量達到400億美元的大型行業巨頭。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這也是丹妮莉絲娛樂集團自從成立以來年營收增長率第一次低於30%,就在去年,相關營收增長還達到31%,不過,這也在業界的預料之中。
丹妮莉絲娛樂在營收突破世界前列的百億美元級別後,依舊能夠在過往幾年連續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影視行業本身還存在足夠的擴張空間,以及丹妮莉絲娛樂集團對MCA等公司的購併。
當核心的影視業務擴張觸及行業天花板,併購帶來的增益也逐漸被消化,增長放緩也就是必然。
即使如此,丹妮莉絲娛樂1997財年16.3%的全年增長,也普遍超出了業界15%左右的增長預期,更何況還成為第一家營收突破400億美元的行業巨無霸。
憑藉營收的再次突破,即使相較上一財年,1997財年的淨利潤率從14.6%略微下降到14.1%,丹妮莉絲娛樂的全年淨利潤也依舊達到57.3億美元。
57.3億美元全年淨利規模讓丹妮莉絲娛樂穩居全球企業前10名的同時,419億美元的營收,也讓丹妮莉絲娛樂從去年的前20名進一步跨入前15名行列。
10月20日。
新的一週剛開始,《福布斯》也來湊熱鬧,最新一期週刊上正式釋出了1997年度的美國400富豪榜。
坦白說,最近幾年的福布斯榜單,無論是美國本土,還是全球範圍,都多多少少讓人感覺‘索然無味’,因為看點實在是隻剩下一個。
西蒙·維斯特洛。
這次也沒有任何懸念。
福布斯集團依舊是把西蒙單獨列舉出來,做了一個專題。
相比年初新科技泡沫破滅前西蒙最高2.3萬億美元的身家,乃至1996年度的1.5萬億美元,1997年度,在亞洲金融風暴洶湧肆虐的當下,在納斯達克崩盤後已經連續下跌半年時間的背景中,西蒙·維斯特洛的個人身家,最終依舊被《福布斯》雜誌評定為1.3萬億美元。
不考慮泡沫巔峰的2.3萬億,哪怕新科技股災背景下,相比去年官方榜單的1.5萬億美元,西蒙個人身家的縮水也僅有14%。
之所以如此,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更何況還遠沒有達到瘦死的程度。
因為哪怕新科技泡沫破裂已經持續半年時間,但實際上,受損失最大的,還是那些處在創業初期還執著於燒錢並沒有形成自身完善營收模式的中小型企業。
只說伊格瑞特。
哪怕納斯達克崩盤導致網際網路行業一片哀鴻遍野,但稍微冷靜一些的人都能發現,資訊時代的到來已經是一種必然趨勢,而近乎壟斷了網際網路流量介面的伊格瑞特,在這次股災之後,大量競爭對手退出,壟斷性只會更強,行業寡頭優勢更加明顯。
這是潛在。
實實在在的營收方面,即使行業暫時衰退導致伊格瑞特1997年度的廣告收入大幅減少,但憑藉全球範圍內網際網路產業本身的擴張,伊格瑞特1997年度的全年營收依舊將會保持在300億美元以上,根據已經發布的前三季度財報,預計全年,相較去年的339億美元,甚至還會出現小幅增長。
無論是整個行業還是具體企業,基本面的紮實向好,都使得伊格瑞特哪怕從當初的9233億美元市值巔峰一路回落,目前市值依舊保持在4000億美元以上。
同樣的道理,這段時間,整個維斯特洛體系,除了伊格瑞特的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還有丹妮莉絲娛樂、思科和汀科拜爾三家公司,市值處在3000億美元以上,另外的美國線上、諾基亞、威瑞森乃至重倉持股的微軟、英特爾等幾家公司,市值也都維持在2000億乃至1000億以上的規模。
再加上梅麗珊卓、瑟曦資本、甲骨文、Instagram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百億美元級別企業,最終合計,使得西蒙個人身家依舊維持在1.3萬億美元高位。
而且,稍微知曉內情的人都明白,這個數字,只少不多。
要知道,只是維斯特洛體系儲備的自由現金,傳聞規模就已經在500億至1000億美元之間,更何況西蒙·維斯特洛隱匿在水面之下遍及全球的各類資產,價值都難以估量。很難說哪一天就突然再冒出幾個隸屬於維斯特洛體系的千億美元巨無霸企業。
受到《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榜單、1997財年丹妮莉絲財報乃至小到依舊還在持續熱映的《鬼影實錄》等利好條件刺激,10月20日這天,美國股市的維斯特洛概念股全線上漲,並且帶動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在上週連續三天大跌之後,今天全部實現超過5%的反彈。
其中伊格瑞特公司盤中漲幅最高達到11%,市值一度再次衝上5000億美元高峰,哪怕隨後回落,收盤市值還是從當天開盤時的4515億美元攀升到4773億美元高位,單日股價漲幅達到5.7%。
從年初5000億美元回落到3000億級別的丹妮莉絲娛樂,單日股價漲幅同樣達到6.2%,市值從當天開盤時的3214億美元暴漲至341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