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泰坦尼克號》的首周,3803萬美元票房,佔據完整一週6134萬美元的票房比例,僅為61%。
這說明了一點。
很多觀眾,因為某種原因,在錯過週末閒暇之後,選擇了在繁忙的工作日特意跑去觀看這部電影。
為什麼呢?
當然不可能是靈異事件。
只能說明,《泰坦尼克號》比很多媒體預測的還要受觀眾歡迎。
12月19日,新的一個票房周開始這天,第5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提名公佈,《泰坦尼克號》以劇情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劇情類最佳女主角等8項提名領跑,雖說難免遭遇一些‘公關’之類的非議,但結合影片的票房,似乎也再次預示著什麼。
不過,哪怕跡象轉好,大家的注意力還是更多被新一週的《閃電俠2》所吸引。
感恩檔整體不溫不火之後,年底兩大檔期,大家都只能期待《閃電俠2》來扛旗,這也是年底唯一一部普遍被認為有望突破本土3億美元的超級重磅炸彈。
面對《閃電俠2》的強勢,同一周的另外幾部影片,乃至再前一週甚至包括《泰坦尼克號》在內的同期電影,都黯然失色。
華納兄弟對自家這部完全獨佔的專案也是充滿期待。
1.5億美元製作預算基礎上,華納又投入了高達7000萬美元的宣發開支,總成本達到2.2億,幾乎已經接近《泰坦尼克號》的2.5億。不過,《泰坦尼克號》的2.5億美元是失控,是失敗,而對於《閃電俠2》,沒有人覺得不妥。
去年的《神奇女俠2》,全球票房可是10.53億美元,更別說DC電影宇宙系列同樣火爆的各類周邊。
雖說《神奇女俠2》是蹭著超蝙大戰的餘溫,還有三大英雄的參與,但《閃電俠2》哪怕不能與《神奇女俠2》相比,全球保底7億美元,再衝一下8億或9億,大家都覺得問題不大。因此,2.2億美元總投入,算下來肯定還是大賺。
因此,《閃電俠2》的上映規模也達到年底最大,一次性鋪開了4091塊銀幕,比前一週的《泰坦尼克號》3159塊畫布多出了將近1000個影廳。
當所有人都認為《泰坦尼克號》的某種逆轉傾向會被《閃電俠2》輕易碾壓時,12月20日,週六,前一天票房出爐,本以為沒有多少懸念的跨聖誕票房周首日資料,還是出現了意外。
首先,《閃電俠2》的大賣,沒有任何懸念。
開畫第一天,算上午夜場,這部DC電影宇宙超級重磅炸彈就輕鬆進賬2376萬美元,開門紅之後,首週末三天預計6500萬上下,首周七天,很有希望直接破億。
然而,問題卻不在於《閃電俠2》。
而是《泰坦尼克號》,竟然在《閃電俠2》和其他一眾新舊影片的夾擊下,逆跌了!
次周首日,這部總投入2.5億美元的超級鉅製,單日票房為1382萬美元,比開畫首周首日的1267萬美元,竟然多出了足足9%的進賬。
很多人拿到12月19日單日票房資料的第一個念頭都是疑惑。
什麼狀況?
整個聖誕檔一眾影片都在《閃電俠2》面前瑟瑟發抖,竟然有電影逆勢上揚?
這麼看不起DC電影宇宙嗎?
或者,這是一個錯放在聖誕節的愚人節玩笑,有人把資料搞錯了?
……
……
PS:30萬字的目標,只更了21萬。不過,這個月全程沒斷更,也算是個小成就,上次不用請假條的月份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了。當然,總體還是失敗。我是個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