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剛剛大家不可避免說起了讓東南亞各國心有餘悸的97金融風暴,羅伯特·郭作為東南亞政商各界的頭面代表,主動向這次有意大舉進軍東南亞的西蒙提出了他們的顧忌。
大致在於,維斯特洛體系這次具體目標如何,會不會如同其他西方資本那樣,只是跑來賺一波快錢,然後再給各國留下一堆爛攤子。
如果是這樣,合作什麼的,眾人肯定會謹慎再謹慎。
當然,現場都是人精,西蒙的這番表態也不可能立刻打消他們全部的疑慮。不過,大家也不是全然不信,畢竟是有參照的。比如中國,特別是在場的幾位與中國當局關係交好的東南亞華商,更是清楚維斯特洛體系最近幾年在中國實業領域的廣泛佈局。
既然西蒙·維斯特洛能在平均經濟水準比東南亞一些國家還要落後的中國押下重注,東南亞這邊,只要對方打算長久紮根,精耕細作,眾人自然也是歡迎。
至於這條超級過江龍會不會擠壓他們這些地頭蛇的生存空間,如果是其他外來資本,眾人或許會有這種擔憂,但,維斯特洛體系體量太大,也就註定了西蒙·維斯特洛不可能看得上他們自己口袋裡的仨瓜倆棗,因為如果對這些東西一番爭搶後,雙方必然都是得不償失。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合作,共贏。
西蒙一番表態之後,話題很快傾向於具體的合作方向。
東南亞富豪的主流產業,基本都集中在輕工業或服務業領域,比如馬來西亞首富郭氏家族,目前的兩大核心產業,一個是製糖,直接控制了世界製糖份額的20%,一個是酒店,著名的香格里拉。至於其他富豪的其他產業,也基本分佈在銀行、地產、菸草、零售等領域。
雖然透過去年大規模的股票置換,維斯特洛體系在東南亞地區也基本涉及了此類業務的方方面面,但,坦白說,西蒙確實看不上。
比如地產,如果字首加一箇中國,西蒙肯定會不遺餘力。但,如果是東南亞,除了新加坡、吉隆坡等少數核心城市,其他地區,實在沒什麼潛力可挖。
西蒙更感興趣的是重工業、高科技和旅遊業等方面。比如鋼鐵,比如機械,比如造船,又或者電信、半導體、開發旅遊等等。
以及,另外還有能給維斯特洛體系當下一群核心企業做配套的各種勞動密集型代工產業。
所有這些,在東南亞當然有著一定的發展,但都相當薄弱。
主要是,相關產業並不涉及太根本的衣食住行,沒有了,各個國家也能活得下去。東南亞地區從戰後六七十年代開始發展,主要精力就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初級工業領域,待到九十年代,諸如四小虎,開始跟隨四小龍嘗試衝擊高階,發展重工業,發展高科技,結果,97年一場金融風暴,一切戛然而止,灰飛煙滅。
曾經的歷史上,直到十幾二十年後,東南亞國家其實也沒能擺脫97金融風暴的陰影,一直沒能實現進一步的工業化。
西蒙要做的,就是幫助東南亞國家完成他們在97年之前希望能夠完成的更進一步。畢竟計劃在東南亞打造的一個全新生產體系,從一開始,就不是生產一些初級的糧食棉布之類,而是能夠容納西方一些相對高階產業的轉移。
當然,前提是,這場大轉移中,維斯特洛體系必須能拿到足夠的利益份額,並掌握相當的主動權。
至於這些國家願不願意出讓,西蒙也不擔心。
東南亞國家一大片,誰願意放開,西蒙就重點扶植哪個,他也不擔心東南亞各國會抱起團來坐地起價,抱團這種事,太反人性,三個和尚沒水喝才是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