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我們公司的處境或許不算太好,但你們的情況其實更糟,現在所有影院都缺少片源。而且,如果七大能夠取得丹妮莉絲娛樂此前兩年的票房成績,他們索取的票房分成比例甚至會更高,你們可能還要像以往那樣為了獲得片約交納鉅額保證金。所以,55%,這一點丹妮莉絲娛樂不會退讓。”
理查德·希爾反駁道:“以前的成績並不能代表以後,《驚聲尖叫》或許還算不錯,畢竟是維斯特洛親自構思的創意,但他也沒有在其中署名。至於《死亡詩社》和《鋼木蘭花》,如果不是羅伯特·德尼羅和傑西卡·蘭格這些明星出演,他們其實更像文藝片,根本就沒有多少賣點。”
“不提西蒙此前的五部電影,當初的《當哈利與莎莉》,好萊塢大電影公司也都覺得它缺少賣點,但這部電影卻拿到了1.1億美元票房,”羅伯特·雷姆態度依舊強勢,道:“查理,如果你想要做成這筆生意,最好還是不要考慮七大這種外在因素。七大電影公司對丹妮莉絲娛樂的壓制不可能幫你們賺到更多錢,相反,和我們合作卻可以。你要明白,不只是現在的這三部電影,丹妮莉絲娛樂以後還會製作更多影片。如果我們這次合作愉快,丹妮莉絲娛樂以後肯定會優先為聯美院線提供片源。”
理查德·希爾聽到羅伯特·雷姆最後的話,望著對方的表情,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潛臺詞。
如果這次合作的不愉快,聯美院線以後肯定會受到丹妮莉絲娛樂的排斥。
最近幾天,理查德·希爾陸續接到了一些好萊塢大電影公司高管的電話,原本還以為丹妮莉絲娛樂這次的態度會比較軟弱,卻沒想到以往在新世界娛樂時期脾氣溫和的羅伯特·雷姆會突然如此強勢。
理查德·希爾莫名地想到了某個年輕人的身影。
那才真正是個鋒芒畢露的年輕人。
這麼想著,理查德·希爾發現自己還真的沒有和丹妮莉絲娛樂鬧僵的底氣。
畢竟,聯美院線只擁有北美不到10%的銀幕,哪怕是七大,在裡跟政府前幾年放寬影院經營管制之後也只獲得了總計15%左右的銀幕數,雖然這些都是最優質的銀幕資源,但整個北美,還有75%的銀幕資源掌握在其他大大小小的影院經營著手中。
長久以來形成的利益關聯雖然讓七大對整個北美的院線市場都擁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如果是其他二三線電影公司,七大一起發力,或許會讓各大院線出於各方面考慮封殺對方。
然而,丹妮莉絲娛樂卻不在此列,這家電影公司實在是太耀眼了。
兩年出品六部電影,全部都擠入年度榜單前十,其中五部實現破億,這樣驚豔的票房業績,哪家院線公司會想要拒絕這種巨大的利益誘惑?
雖然接到過幾個電話,但理查德·希爾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拒絕與丹妮莉絲娛樂合作,他相信業內其他很多院線商也同樣如此。或許,只有七大直屬的那部分影院迫於母公司的整體利益無法與丹妮莉絲娛樂合作,但理查德·希爾相信那些直屬影院經營著心底肯定在罵人。
作為職業經理人,大家可都是有業績指標的。
考慮到這些,理查德·希爾突然掃了眼會客室,又明白了一件事。
以往情況下,電影公司通常都會邀請多家院線的負責人一起參與試片,但這一次,羅伯特·雷姆卻只邀請了他一個人。這顯然並不只是因為聯美院線是北美最大影院連鎖的緣故,丹妮莉絲娛樂這是不像給各大院線串聯的機會。
沒有和丹妮莉絲娛樂鬧僵的底氣,丹妮莉絲娛樂提出的合作條款也並不算苛刻,接下來的談判,理查德·希爾的態度不知不覺就軟化下來。
待到下班時分,兩人基本上已經談妥了大致的合作框架。
達成合作,羅伯特·雷姆原本還邀請理查德·希爾一起吃晚餐,對方以還要陪家人為由表示了拒絕,本來也打算直接回家,羅伯特·雷姆卻又接到了西蒙的電話,公司剛剛拿到了旗下丹妮莉絲影業、新世界影業和高門影業三家公司的全新廠牌片頭,西蒙想要讓他過去一起看看。
既然老闆到了下班時間都還在工作,羅伯特·雷姆也沒什麼可抱怨,又開車從伯班克趕去聖莫妮卡。
來到聖莫妮卡丹妮莉絲娛樂總部,羅伯特·雷姆直接來到樓上一間會議室內。
西蒙和艾米幾人一起在這裡,打過招呼,大家在會議桌坐下,看著西蒙的那位女助理正在除錯錄影機,羅伯特·雷姆就主動說起了下午的談判結果。
“聯美院線同意簽下全部的三部影片,55%的綜合分成比例,至少4周的放映時間。不過,聯美院線並不看好《鋼木蘭花》,他們只願意給出200塊銀幕,如果《驚聲尖叫》能夠透過評級稽核,這部電影以及隨後的《死亡詩社》,他們都可以給出500塊銀幕。另外,西蒙,《鋼木蘭花》和《死亡詩社》上週安排的內部觀眾試映效果都非常不錯,我在想,我們能不能採取提前小規模上映積累口碑的模式,就像迪斯尼去年的那部《早安越南》一樣?”
理論上,這些影片都是要在上映之前參加一些電影節做前置宣傳的。不過,丹妮莉絲娛樂這幾部電影的檔期都非常緊張,根本就沒有時間做這些。
西蒙聽到羅伯特·雷姆的建議,稍作考慮就很快點頭道:“可以,你和大家先討論出一份方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