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前兩個月的資料,美國線上方面預測3月份的109萬免費試用使用者中,轉入正式使用者的數量將達到60萬以上。
這樣算來,只是第一個季度,美國線上就將獲得超過150萬新使用者。
算上1991年之前的使用者積累,預計4月底,美國線上的正式付費使用者數量將達到230萬以上。
如此強勢的增長勢頭之下,因為此前幾個月還有大批預約免費試用的使用者沒有成功接入,美國線上官方很快宣佈,免費試用活動將繼續持續下去,直到剩餘的250萬預約使用者全部獲得免費試用機會為止。
剩餘的250萬預約使用者,哪怕按照50%的轉化率,也能夠再次為美國線上帶來125萬左右的正式付費使用者。
因此,免費試用活動徹底結束後,美國線上的使用者數量將能夠達到350萬以上。
按照單個使用者平均每月30美元的消費金額計算,預計1991年下半年開始,美國線上的單月營收就將達到1億美元以上。
無論是堅實的營收資料,還是肉眼可見的高速增長率,都在不斷刺激美國線上的IPO估值。
正式簽約拿下美國線上IPO承銷權的摩根士丹利,經過連續幾次調整,最終將美國線上的IPO估值確認為25億美元。
25億美元的估值,按照美國線上計劃15%的新股發行比例,預計將籌集到3.75億美元資金。
算上美國線上自身營收的高速增長,完成IPO之後,這家公司將徹底擺脫此前一直纏繞的資金困擾。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線上以及北美其他區域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發力,預計只是1991年上半年,整個北美的全球資訊網平臺使用者數量就將突破500萬以上,全年衝擊1000萬使用者規模也都會顯得非常輕鬆。
這樣的增長速度,遠超西蒙最初的預期。
難怪記憶中傑夫·貝佐斯看到網際網路產業每年2300%增長數字後,就迅速從金融行業轉行投入其中。
作為全球資訊網體系最重要的內容平臺,伊格瑞特門戶隨著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規模的爆發式增長也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要知道,這個年代,北美髮行量最大的報紙,平均銷量也只有200多萬份。
這段時間依靠對海灣戰爭報道迅速打響名氣的伊格瑞特門戶,整個北美範圍內的使用者總數卻已經超過了300萬。
雖然伊格瑞特門戶的使用者群過於分散,但此時,誰也不敢再隨意忽略這一正在迅速成長的全新媒體平臺。
因此,3月下旬進行的伊格瑞特門戶新一季度廣告銷售活動中,伊格瑞特累計從IBM、英特爾、微軟等等一眾科技巨頭手中獲得了超過1200萬美元的廣告訂單。
雖然傳統日常用品廣告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還很難收穫太大的效果,但顯而易見,作為新興的新科技媒體平臺,伊格瑞特門戶對於IBM等科技巨頭推廣自身產品就顯得在合適不過。
傑夫·貝佐斯精準地拿捏到了這一點,特意定製了專門面向各家科技公司的一系列廣告方案。1200萬美元的廣告訂單,相對於傳統媒體巨頭來說或許微不足道,卻是伊格瑞特門戶的一次跨越。
在此之前,伊格瑞特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還只是IE瀏覽器軟體的銷售。
因此,3月底的這次季度廣告銷售活動之後,廣告業務收入正式成為伊格瑞特門戶的一個營收重點。
同時,業界普遍再次意識到伊格瑞特門戶對全球資訊網內容平臺的強大壟斷優勢。
要知道,單純只提供新聞資訊的入口網站,技術上或許並不存在太大難度,但想要在新聞資訊之外再整合電子郵箱、個人主頁、線上論壇、線上遊戲等功能,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一點,伊格瑞特公司還掌握了非常強大的專利壁壘。
這才是其他科技公司難以複製入口網站業務的根本障礙所在。
全球資訊網平臺上,哪怕是在很多人看來非常簡單不過的網頁圖片,其實都是伊格瑞特專門開發並註冊了技術專利的專業格式圖片。更不要說涉及到底層應用的JavaScript指令碼語言等技術。
雖然丹妮莉絲娛樂保持著非常開放的授權態度,越來越多加盟全球資訊網平臺的其他網站只要申請就能輕鬆獲得授權,而且還是免費授權。但是,不難想見一點,如果有人打算做一款與伊格瑞特門戶類似的商業網站,能夠順利從伊格瑞特拿到技術授權,那才是見了鬼了。
西蒙是希望網際網路內容網站能夠百花齊放的,因此並不打算限制其他內容平臺的出現,這麼做對於全球資訊網平臺本身的擴張沒有任何好處。
不過,如果只是開放內容方面的專利授權,無法接觸到電子郵箱、線上遊戲以及將來的線上支付等相關技術的專利授權,類似網站搭建起來也註定很難和伊格瑞特門戶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