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03章 大單

最關鍵的當然還是成本。

根據SpaceX團隊的估算,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進入批次生產之後,相比傳統引擎,3D列印引擎的成本降幅將達到70%以上。如果將來SpaceX能夠實現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成本更是將會降到一個可怕的程度。

西蒙成立SpaceX,雖然有著自己的野心,但從一開始,這家公司的發展目標就非常腳踏實地,SpaceX必須實現商業化地自力更生,而不是虛妄地為了人類未來埋頭苦幹。

就像3D列印,在這個年代的普通人看來,這一技術都有點近似科幻級別,但實際上,各方面都已經有著多年的技術積累,只是因為各種埋頭研發缺少實際運用,哪怕取得了科幻級別的技術進步,最終往往也會被埋入故紙堆。

人類科技爆發數十年,最讓西蒙遺憾的就是這一點。閉門造車,故步自封,導致浪費大量社會資源研發的先進技術無法得到實際應用。缺少實際應用,實際也就喪失了更進一步的機會。

因此,無論是SpaceX,還是進展都頗為順利的FusionTimes和SolarCity,這些公司初期的發展策略都是以‘整合’為主。

無論是使用正常手段,還是偷搶拐騙,先把前人曾經取得的突破技術整合起來,並且實現最大程度的實際應用,然後再考慮更進一步。

當然,西蒙這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科技發展到現在,肯定遠不止他一個人想到這一點,但擁有足夠實力底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卻是寥寥無幾。

西蒙在維斯特洛體系強大財力支援的前提下,還恰好碰到了一個世界對抗暫時消失以及全球化程序加快使得技術與人才得以順暢流通的最好時機,這些條件缺少任何一個,想要做到這件事的難度都會大幅增加。

SpaceX總部。

西蒙夫婦和眾人一一招呼之後,一起來到剛剛落成的SpaceX玻璃鋼結構總部大樓上樓的一處大廳,從這裡可以看到沿著巴洛娜溪一直到海邊的大片空地,本來超過300公頃的荒地去年已經被西蒙買下,用作SpaceX的裝置測試場地。

此時從大廳看去,五百米外巴洛娜溪畔修整過的平地上搭建起了兩層樓高的測試臺。

第一批兩臺梅林1號引擎中表現較好的一臺樣機已經裝在測試臺上。

實際上,今天的這次公開測試,更多隻是一個過場,SpaceX團隊私下已經進行過多次測試。

今天這次公開測試的目的則涉及到一筆大生意。

還是要從頭說起。

從去年開始,NASA主持下洛馬負責的新一代宇宙神運載火箭就在尋找第一級引擎的製造商。

曾經的歷史上,洛馬最終與俄羅斯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相關引擎正是RD170。

這一次,既然要讓SpaceX進行商業化運營,西蒙當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透過對白宮、國會、NASA、洛馬等各方面的遊說乃至施壓,最終將SpaceX列入了候選,還將競標期限從去年拖到現在。

而且,因為‘國產’的大義在前,再加上梅林1號本就是以RD170作為基礎,而且引數更優,今天的這次測試,只要測試當場不出現意外,SpaceX基本將拿下這筆大單。

確實是很大的一單。

根據私下已經擬好的協議,NASA和洛馬將與供貨商簽署長達20年的供貨協議,供貨總量達到100臺。而且,相比俄羅斯方面RD170的1000萬美元報價,3D列印技術的加持導致成本更低的前提下,因為前期測試的資料更加優秀,SpaceX這邊的報價,依舊是1000萬美元。

合計就是一筆10億美元的大單。

即使分為20年,每年只有5000萬,考慮一下SpaceX這邊的毛利率,也算是這家公司一個很大的開門紅。

而且,這終究只是SpaceX的一項生意而已。

NASA和洛馬也都沒有限制SpaceX對梅林系列的自用,因此將來還是會以自主發射為主。

SpaceX的辦公樓大廳內,諸人坐定,SpaceX總裁格溫·肖特維爾確認所有人都到齊,向西蒙請示一番,便轉向周邊坐在計算機後的工作人員,開始啟動測試。

片刻後,隨著遠處測試臺上傳來的焰光與濃煙,梅林1號強大的威力使得眾人都感受到了震顫。

耳邊同時傳來擴音器裡NASA監督人員的一系列引數報告。

“海平面推力:81773KN。”

“海平面比衝:3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