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91章:強勢接管

當然,實際操作當中,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不過還是那句話,天長日久,細水流長。

西蒙對此很有耐心。

對於維斯特洛體系雷厲風行地宣示控制權,已經確認能夠拿下起亞汽車的李健熙表示了沉默。

任何企業如果同時有兩個主人,結局往往都是內鬥與內耗。

西蒙很清楚這一點,而出生財閥又馳騁商界多年的李健熙同樣清楚這一點。讓出三星電子,發展三星汽車,就是李健熙的選擇,也是雙方的默契。

協議相關的措施之外,當天下午,汀科拜爾、諾基亞等維斯特洛體系電子巨頭就開始與三星電子團隊緊急磋商明年第一季度的元器件採購事宜。

不僅如此,維斯特洛體系這次向三星電子注入的28億美元,大部分也都將投入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業務,用於技術研發和投資建造半導體工廠。

半導體行業還沒有走出1996年暴跌低谷,當下這麼做看似不明智,然而,三星半導體業務在後來之所以能夠那麼強勢,關鍵就在於這種反週期的運作手法。透過在行業低谷期不計成本地投入以及慘烈的價格戰,不斷將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趕出局。

最後一家獨大。

掌握了定價權,前期損失多少,透過漲價,都能夠彌補回來,並實現鉅額盈利。

至於另外一項西蒙同樣看中的液晶屏業務,暫時擱置,等LG徹底屈服,再從三星進行剝離,向LG整合。

這也是很早就敲定的策略。

哪怕絕對控制了三星,西蒙也不會允許這家終究根植於韓國的電子企業太過龐大,必須有所限制。

三星集團與維斯特洛體系簽署針對三星電子的投資協議第二天,12月30日,在韓國政府的干涉下,三星汽車與處在當局接管狀態下的起亞汽車簽署了合併備忘錄,協議簽署現場同樣有維斯特洛體系控制的財團代表出面,宣告將會對三星汽車兼併起亞汽車提供資金支援。

訊息公佈,私下已經達成默契的現代集團沉默以對,大宇集團則反應強烈。

大宇集團會長金宇中甚至在當天下午召開了一場釋出會,公開指責當局把起亞汽車交給完全沒有造車經驗的三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這種做法可能導致起亞汽車徹底崩潰,更多人失去工作。

三星方面很快做出回應,針鋒相對,抨擊大宇集團阻止三星接受起亞純粹只是為了自身利益,是為了阻礙行業競爭,追求壟斷。

媒體上打著口水戰,兩方在臺面下也是動作頻頻。

三星與起亞簽署的畢竟還只是意向性的備忘錄,具體細節還在磋商,因此也就意味著大宇還有機會把起亞搶過來。

現代、大宇和起亞三家,此前在韓國汽車行業佔據的份額大概是四二二格局,總計超過80%。

因此也不難想見大宇為何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

對於大宇而言,如果能夠拿下起亞,兩相合並,就能正式與此前的韓國第一大汽車巨頭齊頭並肩,各自都是40%級別的市場。相反,失去起亞,甚至最糟糕的情況,被現代拿下起亞,大宇將徹底失去與現代爭雄的資格。

然而,現實是,大宇的金宇中顯然還是有些看不清韓國當下的局勢。

政治層面,韓國大選已過。

12月18日的韓國大選,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的摧殘,執政黨民心大失,金大中毫無懸念地奪得了新一屆總統的寶座。

沒有了選舉牽制,執政時間已經只剩下兩個月的金泳三當局也就不需要再顧忌太多。直白一些,如何處置起亞對金泳三所在政黨更有利,乃至對金泳三家族更有利,青瓦臺便會如何選擇。

對比大宇,三星集團當下背後站著維斯特洛體系乃至更多美國政經勢力。

該怎麼選,幾乎不用有任何猶豫。

哪怕韓國民眾瞭解不多,韓國金字塔上層的這些人,確實很清楚美國對韓國的實際控制力有多強。而金泳三所在黨派雖然這次失利,下一屆想要奪回執政權,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美國的支援,或者,即使沒有支援,也不能被針對。

再說大宇,能給他們什麼?

錢嗎?

另外,經濟層面,無論是大宇內部問題重重的財務狀況,還是,陳晴已然向金泳三暗示的一些安排,都確定了當局現在完全不用顧忌大宇的想法。

對於政客而言,這些在國內越發驕橫無忌的財閥,確實應該被捻滅幾個,殺雞儆猴。

於是,金宇中召開釋出會抨擊當局針對起亞決定的第二天,12月31日,韓國的《朝鮮日報》就突然以特刊形式詳細曝光了大宇集團總計高達700億美元的鉅額債務,指出大宇的經營狀況實際上已經岌岌可危,隨時可能如同起亞、韓寶等財團那樣陷入崩潰。

其他媒體迅速跟進,頓時讓大宇陷入輿論風暴當中。

要知道,哪怕這一年來媒體頻頻曝光諸如起亞、韓寶等破產財團的糟糕財務狀況,但如此龐大的700億美元債務規模,還是絕無僅有。甚至,如果不是有心人刻意收集,給出了非常詳盡的證據材料,公眾可能都不會相信大宇集團的債務竟然會如此龐大。

韓國財團最大的特點就是盤根錯節。

財團大量子公司之間錯雜紛亂的債務糾葛,哪怕是一些局內人,都不一定能搞清楚。

對於韓國民眾而言,國家此時的糟糕局面,被迫與IMF簽署的喪權協議,都是這些財閥肆意借貸導致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