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8章: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地依舊跑偏

早餐之後,西蒙上午的行程主要與韓國的網際網路產業有關。

對於韓國的新科技領域,不同於中國的完全本土化策略,西蒙採用了兩線並進的手法,既扶持韓國本土企業,又鼓勵伊格瑞特等核心在韓國的發展。

畢竟韓國的相關領域對維斯特洛體系而言不存在中國那樣或明或暗的壁壘,伊格瑞特等公司如果能夠直接發展起來,無疑更符合維斯特洛體系的利益。不過,西蒙也明白,政策法律上不存在壁壘,但門檻還是有的,就是文化語言等因素。

另外還有,韓國人其實也足夠拼。

其實整個儒家文化圈都差不多,這也是後來全球網際網路巨頭在中日韓都有些水土不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

西蒙就記得一個大概說法,同樣是創業,如果說歐美的創業環境是羅馬鬥獸場,亞洲的創業環境,就是地獄修羅場。結果往往就是,一旦亞洲本土企業開始往外衝,歐美那些所謂巨頭往往都會丟盔棄甲。

這一點,日本已經證明,韓國也已經證明,後來的中國,同樣在逐漸證明。

絕對不是普通人想象中打打價格戰那麼簡單。

不過,日韓能夠成功走出去,一個是鑽了空子,一個是做了棋子,輪到中國,空子鑽不了,棋子不願當,就只能正面硬剛,四面圍追八方堵截,難度相當於鬥獸場加修羅場的結合,以至於很多躺著賺錢的乾脆不出門了,想要站著掙錢的,往往鼻青臉腫,還要被自己人嘲笑,看看,真是個傻子。

如果是企業之間動用輿論相互傾軋,還沒什麼。商戰嘛,就是你死我活,能用猴子偷桃誰費力黑虎偷心。

但,如果真是普通人跟著一起嘲笑,那就是真正蠢貨。

超級蠢貨。

這些人的邏輯往往是你賺了錢又和我沒關係,搞砸了我當然嘲笑你。

真沒關係嗎?

西方國家為什麼能有那麼完善的福利,為什麼一天工作六小時就能過得相當滋潤?

因為別人提前實現了產業升級,站在了全球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別人生產1美元的產品,送出去能賣10美元,於是,多出的9美元,就是別人享受滋潤生活的根本。相比起來,加工個襯衫做個鞋子的低端產業,拼死拼活一天工作12個小時,1美元的產品也就轉賺個50美分,當然沒辦法支撐別人滋潤的生活。

而那些想要站著掙錢的,在做什麼?

就是產業升級!

就是要擺脫自家做1美元只能賺50美分的窘境,也要大家幹1美元的活也能賺上10美元的錢。

只要成功,自家人也就能過上滋潤日子。

然後,別人在外碰壁了,回到自家還一群人陰陽怪氣,躺著掙錢不好嗎,割韭菜不好嗎,那麼拼幹什麼,被制裁了吧!

只能說那句老話,不是蠢,就是壞。

回到正題。

因為日韓的特殊情況,即使本土團隊的競爭能力超強,西蒙也相信伊格瑞特等公司能在這邊紮下根來,再加上這邊主動扶植的本土公司,基本上也就能夠鎖定韓國的新科技產業。

結束上午的工作,午餐在青瓦臺,與金大中的一次餐敘。

西蒙對於這位韓國總統越來越滿意,因此在餐敘上還再次向對方示好,表示可以扶植金大中的家人在海外做一些生意。

沒必要在韓國國內搞,划不來。

其實說起來,韓國的第一位文人總統金泳三,雖說執政後期一地雞毛,但隨後大致也算善終。其中很有意思的一個細節就是,除了一個兒子因為手腳不乾淨遭遇調查進了監獄,金泳三的其他幾位子女,全部都移民去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