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3章:定策

表面看起來,這種做法屬於掩耳盜鈴,實際操作中,卻是可行。

這主要得益於當下中國的改革程序,很多事情,法律上不便立刻放開,於是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下面去嘗試。如果搞好了,對國計民生有益,那就放上臺面,正式透過。一旦搞砸,本就不合規,一道禁令下來就能重新把口子封死。

對於李總和覃總的疑惑,王氏兄弟等幾個人脈比較廣的卻明顯持不同意見。

王大等服務員上過一道松鼠桂魚後離開,還看了眼不遠處主桌方向,稍稍放低了聲音道:“這件事應該沒問題,”說著用筷子朝上示意了下:“錦書幕後,你們知道的,和上面關係太好了。而且,發行這件事,就算不放開,誰想做電影,也一直都不是問題,卡太死根本沒用。”

海潤的劉總等人附和著點頭。

錦書系背後,就是維斯特洛體系,而維斯特洛體系與中國的關係有多好,看看這些年維斯特洛體系相關企業或者某個年輕大亨登入中國核心媒體的次數就可見一斑。

再說發行,就算不放口子,實際上,發行僅限於國有製片廠這種事,八十年代就已經被破解。

無外乎花錢買廠標而已。

就像現在的錦書,雖然沒有發行資格,但過去幾年還是出品了好幾部引起廣泛影響的賣座影片。只不過,表面上,那些影片都是國有製片廠出品,僅此而已。

而王大看向主桌方向的意思,大家也明白。

錦書一旦拿到發行資格,現在合作還算愉快的中影,應該就有壓力了。

中影集團去年成立,就是為了集結中國最頂級的一批電影資源做一個行業標杆,屬於帶著復甦中國電影產業使命的那種。如果今後被錦書甩開,差距不大還說得過去,差距太大,臉面就不會太好看了。

如果是其他民營電影公司,就像央視對地方臺一樣,一個個得喊爸爸,誰敢招惹,明裡暗裡收拾你簡直信手拈來。但,對於錦書,如果正當業務上比不了,中影卻也不可能從其他地方下手。

還是那句話,錦書實在特殊。

不過吧,大家想到這裡,很快又覺得這不會是問題。

錦書幕後的某個大人物太會做人了,而錦書的幾位高管,看看吳山霖與中影韓總的熱絡模樣,顯然也是很會做人的那種。既然大家都能悟出來的道理,他們不可能不懂。因此必然不會讓中影陷入某種境地。

就說當下的《楚漢》,不就是錦書主動讓出了主導權與中影一起做的嘛。

隨即,話題還是聊到最關鍵的部分。

做什麼,怎麼做?

“其實,首先還是人,我們得找到靠譜的人才,”王大再次說起上午看過《致青春》之後的感悟:“前幾天香港那邊不是來了一個請願團嘛,我覺得上面肯定會考慮對港臺放開,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覺得,我們應該主動把那夥人收編過來,為我們所用,而不是讓他們繼續抱成一團,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

王大這麼說,其他人都紛紛點頭。

如果是以往,面對港臺圈子,內地這邊本能地會覺得低對方一頭,更別說收編的事情。

現在,大家卻是底氣十足。

因為錦書系的靠山,維斯特洛體系,可比香港那一幫子紮實多了。不僅如此,最近幾年與港臺那邊的合作,錦書系這邊的強勢,也算是給附屬的各家做了個表率。

大家對那邊的情況都是瞭解。

既然來內地討口飯吃,那麼,是龍就得盤著,是虎就得臥著,老老實實幹活,誰也別想當大爺,否則滾蛋。

還說這次,《楚漢》這麼大的專案,最初張國師的選角傾向,密切旁觀的眾人也是知曉。

最終,四個主演,一個港臺圈子的都沒用,全是內地自己人,最後連配角也全部把港臺圈子排除在外,哪怕從商業角度來看,多少會有些遲疑這會不會不太靠譜,但在心底,眾人還是感覺挺提氣的。

結果就是,錦書連續表率了幾年,大家對那些港臺藝人也不知不覺就沒了以往的仰視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