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
伴隨著丹妮莉絲娛樂旗下製片人羅恩·麥克米倫的突然離職,好萊塢這個本就不算平靜的1月份顯得更加熱鬧。
得知自己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遭到解僱,羅恩·麥克米倫幾乎立刻就要聯絡西蒙替自己做主,他覺得這是艾米和珍妮特在擅作主張地胡來。
確認這件事得到西蒙的預設,憤怒的羅恩·麥克米倫也徹底撕破臉,開口就索要500萬美元的離職補償。丹妮莉絲娛樂自然不會支付這筆錢,而且絲毫無懼羅恩·麥克米倫對簿公堂的威脅。
羅恩·麥克米倫侵佔電影專案款項的行為完全證據確鑿,雖然數目不大,但也足夠丹妮莉絲娛樂合情合理地將對方解僱。
真的鬧起來,無論好萊塢內部如何看待這件事,在媒體和公眾眼中,羅恩·麥克米倫只會落得當年大衛·伯格曼那樣聲名狼藉的下場。
於是,對峙了一個星期,羅恩·麥克米倫到底還是在那份沒有任何補償的離職協議上籤了字。
作為另外一份不公開討論這次事件的保密協議交換條件,羅恩·麥克米倫也提前拿到了他與丹妮莉絲娛樂合作幾部影片中應得的一筆總計260萬美元的後續分成,雙方至此兩不相欠。
丹妮莉絲娛樂內部,隨著珍妮特親自監督的財務審計繼續深入,公司又陸續解僱了一批手腳不太乾淨的員工。
雖然不可避免地惹來一些非議,但整個丹妮莉絲娛樂集團上下也都意識到自家公司絕對不可能像傳統好萊塢電影公司那樣混淆散漫。當然,因為丹妮莉絲娛樂的薪資標準明顯高於同行,倒也沒有多少人因為公司財務制度太嚴格就選擇離職。
至於羅恩·麥克米倫,雖然簽署了保密協議,但圈子裡還是很快傳出了他在一些派對場合大肆攻擊西蒙和丹妮莉絲娛樂吝嗇無情之類的牢騷。
不過,因為他沒有公開在媒體上發表這些觀點,丹妮莉絲娛樂也無法認真計較。
既然能夠將自己的名字與《羅拉快跑》、《死神來了》和《驚聲尖叫》這三部年度榜單前十的大賣作品聯絡起來,雖然明知三部影片的幕後主導者都是西蒙·維斯特洛,羅恩·麥克米倫離職後還是立刻引起了整個好萊塢的爭搶。
幾番報價,環球影業最終以一份300萬美元底薪加10%專案淨利潤分成的優厚合約與羅恩·麥克米倫簽署了三部片約。
此外,環球還特意為羅恩·麥克米倫提供了公司副總裁級別的私人飛機、個人招待、行政助理等額外補助待遇,並且在伯班克環球影城專門為羅恩·麥克米倫剛剛成立的麥克米倫製作公司開闢了辦公室。
在此之前,能夠在環球影城擁有辦公室的只有斯皮爾伯格的安柏林影業等寥寥幾家。
丹妮莉絲娛樂並沒有刻意掩飾羅恩·麥克米倫的離職原因,圈子裡對此心知肚明。環球影業在羅恩·麥克米倫薪酬合約基礎上還給出如此優厚的待遇,明顯帶著幾分針對的意味。
實際上,丹妮莉絲娛樂面臨的‘針對’並不止這一件。
派拉蒙影業正處在火熱籌備狀態的《火箭專家》和《火鳥出擊》就不說了,意識到《性、謊言和錄影帶》可能是一匹票房黑馬,影片主要投資方MCA/Columbia家庭娛樂兩家母公司幾番合計,哥倫比亞影業最終拿到了《性、謊言和錄影帶》的發行權。
臨近聖丹斯電影節,哥倫比亞還成立了專門的宣發團隊開始為影片進行預熱宣傳。
第四周票房進賬1296萬美元之後,上映第五週,因為放映銀幕數繼續增加,達到1732塊,《雨人》票房再次出現了一次逆跌。雖然逆跌幅度只有非常微弱的2%,但1319萬美元的票房進賬,使得《雨人》北美總票房飛快地達到了7238萬美元。
而且,連續五週,很大可能還會連續六週的單週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這樣的票房後勁已經明顯超過了丹妮莉絲娛樂去年出品的其他所有電影。
丹妮莉絲娛樂去年年底檔期《雨人》之外票房表現最好的《驚聲尖叫》,周票房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次數只有四周。哪怕是暫時位居1988年年冠的《低俗》,單週千萬票房也只堅持了五週。
作為頒獎季的大熱門,隨著一月底奧斯卡提名的公佈以及二三月份各型別工會獎項以及奧斯卡獎項的頒發,《雨人》的票房潛力顯然已經超出了《低俗》。
眼看著《雨人》飄紅的票房,當初放棄了影片劇本還搭上了一個《霍位元人》,後來又用區區500萬美元賣掉了北美本土全渠道發行權的米高梅完全坐不住了。
年冠啊。
即使專案總成本達到了4000萬美元,以《雨人》表現出來的票房潛力,只是本土和海外的票房收入綜合下來,利潤依舊可能破億,更別說還有後續的錄影帶和電視播放收入。
這簡直就是一座‘金礦’啊。
就這麼被西蒙·維斯特洛騙走了。
於是就又鬧騰著要起訴,要索賠,還真的僱傭了一家律師事務所開始研究米高梅與丹妮莉絲之間幾份合約中可能出現的漏洞。
最後,算上關係一直良好的福克斯、華納和迪斯尼,這個熱鬧的1月份,好萊塢七大幾乎都與丹妮莉絲娛樂牽扯在了一起。
如果只是單純地這些牽扯倒還沒什麼,哪怕是想要發起訴訟的米高梅,也只是見招拆招就是。
好萊塢大賣的影片幾乎都會引發各種大大小小的利益爭端,哪怕是當初的《羅拉快跑》,媒體都一度傳聞西蒙和珍妮特因為利益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
最讓人無奈的還是,丹妮莉絲娛樂現在看中的任何一個專案,都會成為整個好萊塢緊盯的焦點。
雖然西蒙很有先見之明地囤積了大批版權,但終究無法滿足丹妮莉絲娛樂的需求,公司也不可能一股腦地把那些有望大賣的版權全部提上開發日程,這就需要其他專案來填補內容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