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記憶中的資訊以及憑藉《羅拉快跑》積累的人氣,西蒙對《死神來了》的北美票房預期確實是5000萬美元。只是,這世界上,電影從來都是最難預測成敗的一種生意,他自然不會將心中的底牌完全掀開。
而且,《死神來了》按照8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計算,北美票房只要能夠達到1000萬美元,透過後續的海外發行、錄影帶銷售和電視轉播權收入,福克斯就能夠輕鬆實現盈利。
西蒙給出1600萬美元的保證,已經是非常高了。
“彼得,如果我沒有記錯,福克斯去年發行的16部電影,票房超過1000萬美元的只有五部。其他諸如凱特·卡普肖的《太空站》,預算2000萬美元,北美票房969萬。肖恩·康納利的《玫瑰之名》,同樣的2000萬美元預算,北美票房715萬。《曼哈頓計劃》,1800萬美元預算,北美票房390萬。看,你們花大價錢投資了這麼多垃圾專案,為什麼就不願意花少一點錢投資一部非常有保障的電影呢?”
彼得·桑德斯聽到西蒙突然提起《太空站》,嘴角抽了抽,不知道這年輕人是不是故意的,但還是立刻反駁道:“西蒙,電影上映之前,誰也不可能保證它能成功。”
西蒙點頭:“當然,彼得。但我可以保證,如果電影不成功,我只要1美元,而不是500萬。”
彼得·桑德斯堅持道:“西蒙,好萊塢為了一個機會,肯只拿1美元的人其實有很多。”
“按照《羅拉快跑》的票房成績,我們往前推三年,86年的《壯志凌雲》,85年的《回到未來》,84年的《比弗利警探》,所以,你覺得是湯姆·克魯斯肯拿1美元,還是羅伯特·澤米吉斯肯拿1美元,又或者艾迪·墨菲肯拿1美元?”西蒙盯著彼得·桑德斯,說完這番話,便起身道:“彼得,我的條件就是這樣。你可以和戈德伯格先生商議一下,最好下週就給我一個答覆。對了,旅館已經被劇組包下,如果你今晚要留宿,我可以讓人幫你收拾一個房間。”
西蒙說完,招呼侍應生結過賬,便起身離開。
彼得·桑德斯卻沒有起身,依舊坐在咖啡廳裡皺眉思索著。他在週六下午這種時間趕過來,除了和西蒙討論《死神來了》的合約,其實也有著和這位即將崛起的好萊塢新秀拉一下關係的意圖,因此原本還打算在柯立芝住上兩天。
只是,回想著西蒙剛剛對話時的強勢,彼得·桑德斯明白,自己繼續留在這裡並沒有太大意義。
至於西蒙提出的條件,此時冷靜下來,彼得·桑德斯意識到,對方的合約嚴格來說也並不算過分。
雖然還太年輕,雖然才剛剛製作出一部電影,雖然那部電影的成功還存在一些運氣成分。但《羅拉快跑》的預期票房是在是太驚人了。哪怕這部電影最終拿不到今年的北美票房冠軍,只要實現破億,西蒙就有足夠的資格喊出剛剛的報價。
彼得·桑德斯也明白,依靠《羅拉快跑》積累下的人氣,《死神來了》這部創意新穎商業性又很強的恐怖電影,想要取得1600萬美元北美票房完全是輕而易舉。
而且,哪怕期待更高一些,《死神來了》的北美票房達到5000萬,西蒙從票房中拿到的分成也只有500萬美元而已。肖恩·康納利參演《玫瑰之名》的片酬就是500萬美元,那部電影北美剛過700萬美元的本土票房卻讓福克斯虧到底掉。
當然,還有5%的錄影帶銷售分成,這也是一筆不容小覷的開價。編劇工會的《基礎協議》裡,電影編劇從一部電影后期的錄影帶收入中也只能提取0.3%的銷售分成而已。
剛剛過去的1986年,好萊塢電影的錄影帶銷售收入已經成功超過了北美票房收入。再加上熱門恐怖片在錄影帶市場相對於其他型別普遍更受歡迎的事實,西蒙5%的報價,將來拿到的分成很可能與票房收入的10%相當。
但。
彼得·桑德斯無論如何都無法忽視的一點是,西蒙的開價,完全是在保證福克斯盈利的前提下進行的。
平心而論,這很公平。
彼得·桑德斯現在只是很難接受一個十八歲的少年這麼快就要闖入好萊塢金字塔最頂端,成為與自己平起平坐的一個階層。
這實在是太讓人難以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