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已經聲名鵲起的亞當·鮑德溫,去年最後幾位入圍演員,發展最好的也只是剛剛在ABC的一部電視劇中拿到一個常駐角色,更加戲劇性的,甚至還有人淪落到了聖費爾南多谷內的某些‘電影’片場。
隨後,《好萊塢報道者》也曝光了亞當·鮑德溫五部片約的詳情。
首部曲的30萬美元低薪之外,亞當·鮑德溫剩餘四部片約的總價值其實高達3000萬美元,平均750萬美元的片酬完全是一線明星水準。相比當年克里斯托弗·裡夫從三部《超人》中拿到的片酬,丹妮莉絲娛樂已經是非常慷慨。
《好萊塢報道者》同時還指出,依靠參演《蝙蝠俠》系列帶來的人氣,亞當·鮑德溫不但能夠以一線明星的片酬水準接演其他電影,還能夠獲得其他很多報酬豐厚的廣告代言收入,這些累計起來,絕對比大部分好萊塢明星的收入都要高。
此外,《蝙蝠俠:開戰時刻》中其他名氣大漲的演員也同樣如此。
如果沒有《蝙蝠俠:開戰時刻》的機會,這些人大部分都不會被公眾所知,甚至會淪落到此前那些入圍蝙蝠俠名單卻最終落選的演員境地。
因為DC電影宇宙計劃對時代華納的重要性,華納兄弟影業CEO特里·塞梅爾在接受ABC《早安美國》採訪時直接表態,華納兄弟影業永遠不會和那些缺乏契約精神的電影人合作。
好萊塢電影公司通常都會與旗下重點專案中的演員特別是新人演員簽署額外的選擇權合約,這件事其實代表著整個好萊塢製片廠階層的利益。
因此,隨著特里·塞梅爾的表態,福克斯影業的喬·羅斯,米高梅聯美公司的雪莉·蘭辛等好萊塢製片廠高管也紛紛發聲,表示將抵制缺少契約精神的電影人。
單純的言語總是缺少說服力,緊接著發生的一件看似不相關聯的小事,卻讓好萊塢很多明星影人都心中一凜。
完成了與湯姆·克魯斯合作的《生於七月四日》之後,正在籌備自己新片《大門》的奧利弗·斯通公開表示,並不打算邀請梅格·瑞恩擔任自己這部講述大門樂隊故事的傳記片女主角。
隨後,執導過《午夜牛郎》的好萊塢老牌導演約翰·斯萊辛格也公開澄清,自己的新片《午夜驚兆》已經確認會啟用梅蘭尼·格里菲斯擔任女主角,此前傳聞梅格·瑞恩可能出演的訊息完全是無稽之談。
緊接著,又傳出訊息,曾經擔任《血迷宮》和《飛越未來》等著名影片攝影師此時正在籌備自己第一部導演新片《亞當斯一家》的好萊塢著名攝影師巴里·索南菲爾德態度強硬地對派拉蒙高層表示,如果派拉蒙執意要求梅格·瑞恩擔任女主角,他本人將會退出這個專案,這部著名電視劇改編專案已經確認的其他機會演員也公開表示不希望與梅格·瑞恩合作。
事情再一再二再三,只要腦子不傻,大概都能看出問題。
梅格·瑞恩與丹妮莉絲娛樂的過節幾乎是完全公開的,這位依靠《當哈利遇上莎莉》迅速躋身一線的好萊塢女星在成名後很快就與丹妮莉絲娛樂解除了剩餘的兩部電影選擇權合約。
丹妮莉絲娛樂與CAA因為《雨人》事件爆發衝突,最終結果,看似不相干的梅格·瑞恩和《雨人》幾位主創一起被CAA解約。
不同於已經在好萊塢根深蒂固的達斯汀·霍夫曼、巴里·萊文森和湯姆·克魯斯三人,梅格·瑞恩剛剛成名,還沒有徹底在好萊塢站穩腳跟。
然後,這位女星先是在成名後獅子大開口,隨後又與丹妮莉絲娛樂解約,還參演了派拉蒙影業從丹妮莉絲娛樂偷來的《火箭專家》,過節可謂越來越深。
最關鍵的,《火箭專家》的票房也以失敗告終,在好萊塢,沒有票房依仗,那你就什麼都不是。
再加上此時的輿論氛圍。
大部分關注這件事的人腦海中都會閃過一個諺語:Beat tion。
獅子面前打狗。
用漢語中更貼切的成語來形容,殺雞儆猴。
哪怕是一年前,丹妮莉絲娛樂想要封殺一位一線女星,那簡直是痴心妄想。
然而,去年的那10部電影計劃,直接將大半個好萊塢都與丹妮莉絲娛樂緊密聯絡在了一起,傳統七大中有五家都拿到了這10部電影計劃中的專案。剩餘兩家,米高梅因為澳洲資本的介入,也開始向丹妮莉絲娛樂靠攏。
最後的派拉蒙,因為《火箭專家》和《火鳥出擊》兩個劇本的緣故並沒有拿到10部電影計劃中的專案,因此並不需要給丹妮莉絲娛樂面子。
雖然《火箭專家》專案失敗,但只要梅格·瑞恩肯大幅降低片酬,依靠《當哈利遇上莎莉》的人氣,派拉蒙管理層還是樂得撿個便宜的。
只不過,丹妮莉絲娛樂或許沒辦法影響派拉蒙高層的決定,但對具體電影專案施加影響還是輕而易舉的。《亞當斯一家》各位主創公開抵制與梅格·瑞恩的合作就是艾米從中發力的結果,派拉蒙就算不在意丹妮莉絲娛樂,這些電影人還是很期待能與丹妮莉絲娛樂合作的。
派拉蒙終究不可能違背其他所有主創的意願強行啟用梅格·瑞恩。
七大之外,在丹妮莉絲娛樂的鋒芒下,只要有其他選擇,另外的二三線電影公司根本犯不著為了一個梅格·瑞恩給自己樹敵。
一位一線女星在丹妮莉絲娛樂的強勢面前轉眼就徹底失去了在好萊塢的立足之地,很多好萊塢明星感慨忌憚丹妮莉絲娛樂的強大之時,原本還有些不甘心的《蝙蝠俠:開戰時刻》男主角很聰明地打消了所有念頭,並且在接受《娛樂週刊》採訪時主動表示自己對於能夠參加《蝙蝠俠》的拍攝感到非常榮幸絕對會盡力在隨後系列中扮演好這個角色云云。
亞當·鮑德溫開口之後,無論有沒有產生某些念頭,其他一干主創也都很聰明地公開或私下表面了自己的態度。
於是,這場還沒有釀起的矛盾衝突在一種八卦氛圍中悄然收尾。
打一棒子總要給一個甜棗的。
丹妮莉絲娛樂隨後也宣佈,因為影片票房的大賣,將為參與《蝙蝠俠:開戰時刻》拍攝的所有劇組成員發放一筆額外的現金獎勵。
只不過,所有人的獎金總額卻是直接減半到了1000萬美元。
1000萬美元,2000萬美元,相比丹妮莉絲娛樂可以從《蝙蝠俠:開戰時刻》專案中獲得的收益來說都不值一提,獎金減半,這也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