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3章 上市計劃

首周之後,因為1990年1月1日的元旦與此前的聖誕夜一樣都是週一,法定節假日,《蝙蝠俠》上映第二週的週末同樣為四天。

本週的新片中,湯姆·克魯斯和梅格·瑞恩主演的《火箭專家》,製作成本最終為4500萬美元,派拉蒙當初用不太光彩的手段從丹妮莉絲手中拿到這個專案,可謂信心滿滿,因此在宣發上也投入了2000萬美元。

只不過,明視訊記憶體在公關成分的情況下,《火箭專家》的媒體評價依舊只是勉強達到及格,《紐約時報》、《娛樂週刊》和《華盛頓郵報》等一些主流紙媒平臺也毫不留情地給出了差評。

據西蒙瞭解,派拉蒙為了給《火箭專家》騰出檔期,還將同樣是湯姆·克魯斯主演由奧利弗·斯通執導的《生於七月四日》調檔到了1990年的復活節。

然而,6500萬美元的總投資,最熱門的聖誕檔期,湯姆·克魯斯和梅格·瑞恩的主演,這所有利好因素都沒能讓《火箭專家》獲得市場的認可,觀眾並不喜歡這種略顯不倫不類的復古加科幻風格電影。

再加上《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強勢衝擊,12月29日到1月4日,《火箭專家》首周七天只落得1198萬美元票房,雖然位居周票房榜單第二名,卻被《蝙蝠俠:開戰時刻》遠遠甩開。

另外一部新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直到永遠》,講述一位飛行員在飛機失事後以幽靈狀態回到女友身邊與其展開另一種生活的愛情故事。沒錯,這個創意與《人鬼情未了》非常相似,當然,劇情卻是大相徑庭。

開畫首周,這部奇幻愛情喜劇在同樣不溫不火的口碑下只拿到了718萬美元票房,只能位列周票房榜單第四名。榜單第三名依舊被複活節檔期的《飛越童真》佔據,影片本週再跌11%,進賬968萬美元,累計票房1億3577萬美元。

至於榜單首位的《蝙蝠俠:開戰時刻》,由於首周創造的8239萬美元破紀錄票房以及影片本身比西蒙前兩部作品要廣泛太多的觀影受眾,這部電影次周票房不但沒有下跌,反而出現了8%的上揚,再次進賬8879萬美元。

兩週時間,《蝙蝠俠:開戰時刻》就以一種史無前例的速度狂攬1億7118萬美元票房。

這樣的雙週票房成績,意味著《蝙蝠俠:開戰時刻》將非常輕鬆地突破本土4億美元票房大關。《星球大戰》和《ET外星人》這些曾經的現象級電影還沒有經歷反覆重映,因此,《蝙蝠俠:開戰時刻》也將成為北美歷史上第一部本土票房破4億美元的電影。

伴隨著媒體的驚歎和影迷的歡呼,好萊塢各大製片廠也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迅速將目光轉向可能進行電影改編的超級英雄漫畫。

然後,大部分人這時候發現,美國最主要的兩大漫畫廠商,漫威和DC,都沒有了他們插手的餘地。

更讓人失望的是,這兩大廠商幾乎都被丹妮莉絲娛樂拿捏在手中。

漫威完全就是西蒙·維斯特洛的囊中之物,DC最核心的超人、蝙蝠俠和神奇女俠三巨頭也在西蒙·維斯特洛的掌控之中,這等於卡住了DC的咽喉。

不要說漫威這座未開發的金礦,依照《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票房成績,只是根據近期丹妮莉絲與華納兄弟公佈出來的DC電影宇宙計劃,大概都足夠丹妮莉絲娛樂吃上十年。

要知道,不只是票房,《蝙蝠俠:開戰時刻》的衍生品銷量繼首周的1.3億美元之後,次周同樣達到1.5億美元。業內統計機構預測,根據最近兩週的銷售資料,《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各型別衍生品在未來一年內銷售額可能達到20億美元。

電影衍生品依靠品牌形象帶來的超高溢價,終端銷售價格通常能夠達到製作成本的10倍左右,因此毛利潤非常高。

即使經過製造商、渠道商和零售商的多重讓利,根據衍生品種類的不同,版權方獲得的收入通常也能夠達到銷售額的10%到20%。

《蝙蝠俠:開戰時刻》未來一年內預計20億美元的衍生品銷售額,按照折中的提成比例計算,也將為丹妮莉絲娛樂和時代華納公司帶來3億美元左右的進賬。而且,這部分收入因為並不需要太多前期投入,基本上都屬於稅前淨收入。

因為《蝙蝠俠:開戰時刻》各方面預期中的龐大收益,華納兄弟上下在影片票房大爆後,經歷短暫興奮就很快轉為痛苦糾結後悔。

即使明白正是西蒙·維斯特洛的親自掌控才創造了《蝙蝠俠:開戰時刻》現在的票房奇蹟,但,華納當初完全還是有機會參與這部電影投資。

現在,根據當初的合約,華納兄弟影業只能從影片各渠道發行中抽取15%的佣金。鉅額的衍生品收益,已然合併完成的時代華納公司也只能以子公司DC漫畫的名義獲得10%的淨利潤分成。

雖然只是這兩部分收入未來幾年就可能為時代華納帶來不低於2億美元的進賬,然而,丹妮莉絲娛樂將從這個專案中賺到多少,時代華納上下簡直都有些不敢計算。

越算越難過啊!

而且,如果是好萊塢其他那些二三線電影公司,手握全渠道發行權的華納兄弟影業還可以透過慣常的好萊塢財務手段儘可能擠壓合作伙伴的應得利潤份額,但對於丹妮莉絲娛樂,華納兄弟影業上下都不可能這麼做。

從《蝙蝠俠:開戰時刻》的發行工作啟動開始,丹妮莉絲娛樂就派駐了專門的會計團隊跟進整個專案,這使得華納很難在財務上做手腳。

當然,或許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華納卻也不敢這麼做。

丹妮莉絲娛樂在《保鏢》原生唱片分成糾紛事件上的處理讓整個好萊塢記憶深刻。

阿利斯塔唱片試圖吞沒丹妮莉絲娛樂應得的唱片銷售分成,西蒙·維斯特洛完全不顧一張現象級唱片斷貨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失,直接停止了這張唱片的銷售,最後,阿利斯塔唱片不但沒有得逞,反而賠上了吞沒金額一倍的罰金,阿利斯塔唱片的總裁還因此丟掉了工作。

如果華納兄弟影業同樣這麼做,特里·塞梅爾覺得西蒙·維斯特洛可能也會毫不猶豫地停止整個DC電影宇宙的開發工作,直到華納吐出吞下去的所有東西。或許,最後還要有人承擔責任,他這個華納兄弟影業CEO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替罪羊。

因此,既然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時代華納上下現在的目標就只是儘快推動DC電影宇宙的後續開發工作。

聖莫妮卡。

丹妮莉絲娛樂總部的會議室內,時間已經是1990年的1月5日,週五。

整整一天的會議,以艾米·帕斯卡爾和特里·塞梅爾為首的兩家公司團隊都在對雙方的後續合作和DC電影宇宙計劃進行討論。

最初合約條款中確定了雙方在《蝙蝠俠》首部曲之後可以重新談判很多細節,比如後續影片華納的發行佣金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