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時間收回1.4億美元,雖然影片進入第二週之後票房跌幅非常明顯,但專案卻已經註定將迅速轉向盈利。
湊熱鬧的看客只是緊盯《蝙蝠俠:黑暗騎士》的票房資料,熟知好萊塢電影專案運作詳情的專業人士,卻能夠清晰看到這部投入了1.6億美元巨資的電影,短短一週多時間,就已經展現出了大賺特賺的勢頭。
好萊塢從來都不缺少跟風者。
面對DC電影宇宙的成功,其他製片廠下意識開始物色類似的專案。
然後,所有人再次發現,北美兩大漫畫巨頭,無論是DC還是漫威,都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染指的物件。
漫威漫畫,完全被西蒙·維斯特洛當做一座金礦藏在手中,不僅自己不打算‘開採’,也絲毫沒有讓其他製片廠代勞的意思。
失去了蝙蝠俠、超人和神奇女俠三巨頭,八十年代還一度差點賣身的DC漫畫,對於自家超級英雄版權,更是表現出了一副嚴防死守的狀態,嘗試與時代華納接觸版權的製片商無一例外全都以碰壁告終。
因為漫畫產業長時間的不景氣,這個年代除了漫威和DC,美國本土也實在沒有其他上規模的漫畫公司。很多年後緊隨漫威和DC的黑馬漫畫公司、Image漫畫公司,此時要麼還在發展初期,要麼還沒有成立。
雖然不少人也明白,DC電影宇宙成功的關鍵,並不在‘DC’,而在於‘宇宙’。
而且,丹妮莉絲娛樂遠遠領先於這個時代的電影製作技術和理念,也是DC電影宇宙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
不過,好萊塢各家制片廠,在與漫威和DC接觸版權無果後,還是紛紛開始物色一些小型的漫畫公司,打算親自扶植出一些原創漫畫內容出來。
當《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首周票房出爐,系列第三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就正式立項,並開始前期的籌備。
實際上,專案開始最初,西蒙就已經規劃完成了三部曲的劇情。
現在,簡·德·邦特已經證明了他足以支撐起這個系列的製作,影片的男女主角等其他一干主創也都簽下了長約,不需要因為影片的票房大賣就在片酬上一番扯皮。因此,第三部的啟動,基本上就已配角選角和電影堪景等實際性流程開始。
短短兩部《蝙蝠俠》已經捧紅了一大批原本或者籍籍無名或者不溫不火的演員,隨著第三部的開啟,計劃中的任何一個角色,都成為好萊塢各大經紀公司千方百計地爭取目標。
當然,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順應前兩部的積累對第三部做出一定改動是必須的,只是主線並不會改變。
相比第二部的彩蛋,《蝙蝠俠:黑暗騎士》將正式成為一部交叉集。
蝙蝠俠和神奇女俠的交叉集。
影片的反派採取類似於前兩部的一個主BOSS加另外一兩個小BOSS的模式。
除了小丑,第三部還會出現系列第一位超級女反派,毒藤女。
西蒙當然不會做出蒂姆·波頓製片版烏瑪·瑟曼那種穿一身如同Coser一樣看起來就很廉價的毒藤女,而是打算如同貓女的角色設定一樣,同樣參考記憶中游戲版《蝙蝠俠:阿卡姆騎士》中的毒藤女設定:只繫了一隻釦子的紅色襯衫,赤足,長腿,真正爬滿了細小藤蔓的綠色面板。
帶著一種詭異卻讓人難以抗拒的奇妙性感。
《蝙蝠俠:阿卡姆騎士》中的毒藤女,最後幾乎就是拯救了哥譚市的存在,透過催發植物淨化了稻草人釋放出來的神經毒劑。
諾蘭版《蝙蝠俠:黑暗騎士》中,重點側重於小丑對人心的拿捏,但漫畫設定中,小丑其實是超越了稻草人的用毒專家級別存在。
按照西蒙對三部曲第一部打擊黑幫嶄露頭角,第二部拯救城市,第三部拯救世界這種由小到大的設定,計劃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將會是一個試圖毀滅世界的存在。
蝙蝠俠將於趕來哥譚尋找母盒的神奇女俠和貓女聯手,配合最後幡然醒悟的毒藤女一起,對抗小丑的陰謀。
相比記憶中DC電影宇宙漫無規劃的匆忙上陣,這一次,三隻母盒將提前成為連線整個DC電影宇宙的鑰匙。
同時,計劃中的第三部,因為毒藤女這位可以控制植物的真正超能力者參與,以及小丑最後受到母盒影響的變身,特效運用將再上一個等級。
蝙蝠俠自身的裝備也將再次升級,實力強大的蝙蝠戰甲將會出現。
丹妮莉絲特效的CG技術本就超出了原時空中很多,不過,為了儘可能完美地實現計劃中的這些特效,西蒙計劃給第三部預留三年的時間。
三年時間的持續研發,足夠丹妮莉絲特效的CG技術更進一個臺階。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蝙蝠俠:黑暗騎士》,將會在1994年的暑期檔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