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定Fashion TV的基本方案,又參加過CK的時尚秀,週日下午返回洛杉磯。
好萊塢這部,高門影業由西蒙親自選定的重點專案《哭泣遊戲》,於此前的9月25日在北美院線以37塊銀幕的規模小範圍開畫。
這部出色的政治驚悚類劇情片獲得了北美媒體的一致盛讚,開畫之後,綜合影評評分達到9.4分。
如果只是如此,《哭泣遊戲》或許還引不起觀眾的太大反響。
最終使得影片口碑和人氣技術擴散的,是影片中‘女主角’最後竟然是一個男人的反轉設定。
高門影業團隊也巧妙地採取了神秘營銷的策略。
在宣發團隊的運作下,大部分影評人在對影片表示認可的同時,又不約而同地隱晦提及影片中的‘大反轉’。
如同當初的《靈異第六感》一樣。
這種反轉,逐漸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
9月25日到10月1日的開畫首周,《哭泣遊戲》在北美37塊銀幕上進賬126萬美元,館均超過3.4萬美元。
隨著影片的口碑和人氣持續擴散,第二週,影片放映銀幕數增加到86塊,館均卻依舊達到3.1萬美元,10月2日到10月8日的一週,繼續進賬267萬美元。
上映兩週時間,《哭泣遊戲》的累計票房就已經達到393萬美元。
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卻只有3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只用了兩週時間,《哭泣遊戲》的票房就已經超過了預算成本。
然而,所有人都發現,這顯然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10月9日開啟的第三週,為了最大程度掉起觀眾的好奇心,高門影業依舊沒有展開大規模開畫,放映銀幕數只是增加到了155塊。
計劃中,下週的放映規模同樣不會擴大太多,依舊將會保持在200塊以內。
四周之後,觀眾對《哭泣遊戲》的期待達到最高,高門影業才會就影片的放映規模增加到500塊左右,然後,這種放映規模將會一直持續整個年底,直到頒獎季到來。
作為一部型別偏門的低成本獨力電影,終究不可能像商業電影那樣一次性鋪開。
這種細水長流的發行策略才是最正確的。
西蒙回到洛杉磯,開始關注丹妮莉絲娛樂1992年年底幾個電影檔期的發行計劃,與此同時,1992年度的美國總統大選,也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當現任總統喬治·布什和競選對手比爾·克林頓你來我往地展開最後博弈時,1992年這次選舉的最大變數再次出現。
10月12日,三個月前宣佈退出總統選舉的第三黨派獨力候選人羅斯·佩羅,突然公開宣佈將重新加入今年的總統選舉。
羅斯·佩羅這次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喬治·布什,譴責白宮操縱FBI意圖毀掉她女兒的婚禮。
7月份宣佈退選之後,羅斯·佩羅雖然讓一大批支援他的選民都非常失望,但人氣一直都在。
而且,在有心人的運作下,佩羅退選的幾個月時間,關於他可能會重新復出的新聞一直都沒有斷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佩羅的人氣。
現在,重新加入選舉,雖然佩羅遭遇到了保守派媒體的猛烈抨擊,但也迅速重新聚集了一大批支持者。
另一方面,宣佈重新參選之後,羅斯·佩羅也表現出了非常明顯的針對性。
距離最後的大選投票只剩下一個月時間。
然而,這一個月時間,佩羅的競選遊說計劃,基本上都聚集在諸如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等喬治·布什支援率領先的州郡。
對於明眼人來說,這麼做的目的再明顯不過。
本就是一個保守派,羅斯·佩羅這麼做,無疑會進一步攤薄喬治·布什在這些自己本來處於優勢地位的州郡的選票。
與此同時,最後的一個月時間,各大陣營的媒體攻勢也越發猛烈。
既然已經選擇了站隊,作為現階段幾乎面向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群的伊格瑞特門戶,這段時間也對比爾·克林頓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性。
伊格瑞特資訊板塊,稍微細心的人,都可以發現,關於比爾·克林頓的新聞要遠超喬治·布什,不僅如此,關於布什的新聞,很多還都是負面的。
經過又是大半年時間的迅猛發展,現階段的美國本土網際網路接入使用者已經超過了2400萬。
因此,即使對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的崛起再不敏感,布什團隊也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妙,開始採取各種手段,試圖要求伊格瑞特門戶表現出自己應有的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