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7章 3000點(2)

於是直接幹掉了其他所有統計,成為隨後大部分媒體在報道這一話題時的引用標準。

10600億美元,這是什麼概念?

剛剛過去的1995年,美國的全年GDP資料為7.64萬億美元。

西蒙一個人的個人身家,就已經相當於美國GDP的13.8%,當年洛克菲勒家族巔峰時期佔據美國GDP的1.5%比例已經遠遠甩開,沒有了可比性。

而且,世界範圍內,1995年全年GDP達到10000億美元的只有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和義大利這六個國家,再往後,第七名的巴西GDP資料就已經是7693億美元。

即使不少媒體指出西蒙·維斯特洛的個人財富過於集中於泡沫成分很大的科技股,但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是,即使再擠水分,維斯特洛體系也已經是一個堪稱恐怖級別的超級財閥。這個星球上,已經沒有任何財團勢力能夠比擬,哪怕是中東那些控制著海量石油資源的王室家族都遠遠不如。

2月16日,一天之內。

納斯達克指數突破3000點。

納指單日11.3%漲幅創造歷史紀錄。

美國資本市場湧現出另外兩家3000億美元市值巨無霸。

西蒙·維斯特洛個人身家突破10000億美元。

……

所有這些奇蹟,都不可能毫無緣由。

普通媒體為此瞠目驚歎時,很多人也在紛紛探詢納指今天爆發的原因。

汀科拜爾IPO刺激市場活力無疑是一個。

雖然很多人認為汀科拜爾的IPO估值被嚴重低估,但實際上,最終407億美元的IPO估值,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各方面因素,包括汀科拜爾的成長性,這家企業的潛在網際網路屬性乃至市場已經流傳開來的汀科拜爾即將釋出的新品等等。

接近40倍的IPO市盈率,也已經遠遠超過了同類電子企業的IPO估值水準。

即使事前已經有媒體認為汀科拜爾的IPO估值嚴重偏低,實際應該達到千億美元級別,卻也並不是主流聲音。首日漲幅達到151%,只能說市場對於追逐這家公司股票的積極性遠超IPO團隊事先的預料。

那麼,一切到底是為何?

無法深究很多事情的媒體一頭霧水,知曉不少內幕的華盛頓以及金融圈高層卻是很快反應過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某個年輕人。

因為西蒙·維斯特洛許諾不再減持,驅散了漂浮在納指繼續高歌猛進路途上的陰霾。

再加上,2月16日之前,維斯特洛公司完成了最後一筆針對美國線上的20億美元公開減持,高盛等巨頭又悄悄接下了西蒙丟擲的30億美元伊格瑞特等公司股票,一切可謂準備就緒。

而且,即使一直有空頭看衰新科技浪潮,現階段,市場上看多科技股並且大舉押注的資本依舊佔了大多數,這方面的‘多頭’遠遠不只是零和博弈的多頭對沖,包括買入了大批科技股的各種資本,都能夠算作多頭。

市場上行的陰霾散盡,恰好又有著2月16日汀科拜爾掛牌的契機。

所有這些多頭,甚至不需要任何私下裡的串聯,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這一天統一發力,於是就出現了納斯達克指數單日漲幅創造1968年開市以來歷史記錄的盛況。

同時也正是這些多頭,一起將西蒙的個人財富推上了10000億美元。

原時空中,納斯達克指數衝破3000點,其實就是千禧年納斯達克指數走向瘋狂乃至破滅的開始,3000點之後,納指在不到一年時間創造了5000點巔峰,然後開始崩潰,現在,如出一轍。

人們總說歷史的洪流浩浩蕩蕩。

實際卻是。

原地輪迴永遠多過向前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