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的《異種2》,同樣是因為類似原因,次周跌幅達到49%,進賬1690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5004萬美元,預計本土總票房超越前作輕而易舉,但幾近腰斬的第二週票房,也意味著這部電影破億肯定無望,後續總票房會停留在7000萬到8000萬美元之間。
第四名的《有線電視修理工》依舊如此,次周跌幅達到53%,跌勢比《異種2》更狠,進賬1272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3979萬美元,預計本土票房將停留在5000萬美元左右。影片的製作和宣發總預算恰好也是5000萬美元,哪怕海外與本土持平,丹妮莉絲娛樂也只能期待後續渠道才能收回全部成本。
第五名是索尼的《與魔鬼同行》。
畢竟是耗資9000萬美元的超級重磅炸彈,哪怕所有人都說很爛,很多人也難免想要看看會爛到什麼程度,因此首周進賬也達到了1149萬美元。
當然,對比9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首周進賬1149萬美元,索尼現任掌門大賀典雄大概要用兩隻手一起捂胸口,才能不那麼難受。
卡爾弗城。
索尼影城附近的一家AMC連鎖影院VIP廳內。
當燈光亮起,放映廳內的兩人都沒有起身,反而有些相顧無言。
兩人分別是索尼影業的現任董事長兼CEO約翰·凱利和哥倫比亞製片廠總裁克里斯·李,兩人剛剛看過一場杰特·李主演的《颶風營救》。
時間已經是4月5日,週六。
簡單來說,最近幾天,因為《與魔鬼同行》的票房慘敗,兩人的日子都不好過。哪怕今天是週六,上午還被喊到製片廠辦公室內,被遠在日本的索尼掌門人大賀典雄一番連敲帶打。
不過,兩人其實也覺得有些怨。
索尼影業最近幾年的高層變動可謂頻繁,曾經在華納工作多年參與制作過《驅魔人》等賣座影片的約翰·凱利去年才與索尼簽約,同時推薦同為好萊塢製片人的克里斯·李與自己搭檔,負責哥倫比亞製片廠的業務。
而《與魔鬼同行》,則是他們到來之前就敲定的專案。
坦白說,這部影片製作過程的混亂,與去年高層權力交接過程中的動盪不無關係,但他們兩人,都不認為自己該擔負太多責任。
因為從入職開始,由於彼得·古柏兩人的前車之籤,他們就沒有被授予太多權力,幾近於穿著鐵鞋跳舞。
否則的話,索尼最近幾年也不會招攬不到更加出色的職業經理人,諸如丹妮莉絲娛樂那邊長期被獵頭接觸的一些高層,索尼每次試探都沒有結果。而他們兩人,雖然絕對不會承認,但,確實只能算好萊塢的二流高管。
沒有足夠的財務人事權力,只是如同索尼高層牽線木偶那樣做事,能把一家大製片廠打理好才怪。
沉默片刻,腦海中依舊回味著剛剛影片中酣暢淋漓的精彩打鬥,不得不為中國功夫小小震撼一把的約翰·凱利道:“克里斯,你覺得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
克里斯·李無奈苦笑,回憶起剛剛的影片。
這部《颶風營救》,丹妮莉絲娛樂顯然非常討巧地採用了去年傑克·成《尖峰時刻》的模式,而且還成功地實現了差異化。杰特·李的功夫風格真實而暴烈,遠不是傑克·成的那種詼諧搞笑,山姆·洛克威爾扮演的白人男主搭檔相較《尖峰時刻》中的克里斯·塔克戲份明顯弱化,說是男配都沒問題。
不過,這一角色依舊很好地實現了影片的膚色平衡。
再說其他亮點,《颶風營救》堪稱一氣呵成,全城追殺,毫無尿點,這無疑是成功的又一關鍵。
以親情作為核心,為了親人不顧一切,再次實現了不同種族之間的情感共鳴。
再然後,杰特·李從一個平庸維諾的華裔男人變身讓片中整個人販黑幫得肝膽欲裂的嗜血殺神,又契合了每個人都有一個超級英雄夢的好萊塢常見爆米花電影模板。
最後,還有近幾年重新熱門起來的中國功夫。
所有元素合在一起,這部影片不成功,才是沒天理。
克里斯·李當然明白約翰·凱利問題的核心,索尼是否能夠跟風模仿?
當然能。
克里斯·李恰好與香港電影圈子有過合作,大洋彼岸那邊,功夫明星可不少,對方也很樂意與好萊塢合作,然而,是否能做到《颶風營救》這種程度,才是問題的關鍵。眾所周知,好萊塢在黑白之外,其他型別影片,風險天生增加好幾個等級。如果只是跟風合作,很難說會不會失敗的更加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