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1章 董事名額

週末之後,西蒙安排好西海岸這邊由維羅妮卡負責即將首先對伊格瑞特展開的財務審計示意,再次啟程離開洛杉磯,接下來大概又是一次環球旅行,第一站還是紐約。

曼哈頓。

雷布林德家在上西區的豪宅內,時間是4月9日的晚間。

這邊正在舉辦一個圈子很小的社交酒會,來人基本都是大蘋果地區最頂尖的一波權貴。

“西蒙,納斯達克方面,最近的情況似乎很糟糕,如果你這邊有任何資金需求的話,隨時開口。”

說話的是一位個頭更高的圓臉灰髮中年男人,名叫托馬斯·倫伊,職位是紐約銀行的CEO。

西蒙微笑著朝對方舉了舉杯:“當然,湯姆,如果需要,我肯定不會客氣。”

兩人此時之所以如此熱絡,還是因為此前的一系列那次事件。

2月份的那場風波發生之後,紐約銀行對梅隆金融集團的接管與吞併非非常順利,再加上3月份納指崩潰重創了金融市場,使得梅隆金融集團一方徹底沒有了反抗實力,雙方目前基本談妥了併購價碼。

120億美元。

主要是當初傳出梅隆金融被紐約銀行接管等一連串利好後,梅隆金融的股價再次反彈,從最低點的86億美元重新回到100億美元以上。

即使如此,紐約銀行也佔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要知道,去年紐約銀行試探對梅隆金融的收購,考慮到溢價,當時做出的預算達到200億美元。現在,等於平白節省了80億美元的收購價碼,這怎麼能不讓人高興。

更重要的一點,憑藉雙方這次的默契,紐約銀行還搭上了維斯特洛體系這條線。

無論是股東、投資人還是董事會,都對這一利好反響熱烈。

因為在此之前,資產規模只有700億美元的紐約銀行連美國銀行排名前世都進不了,這一次,併購資產規模超過400億美元的梅隆金融集團之後,不僅資產規模突破千億,算是跨入國際一流水準,而且總資產規模一躍晉升到美國銀行第七名,這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門檻。

兩項結合,再加上可以想見的將來與維斯特洛體系的諸多合作,紐約銀行未來衝擊美國乃至世界銀行金字塔最頂端都不是問題。

繼續和托馬斯·倫伊聊了幾句,西蒙又應酬了一些其他客人,便再次來到詹姆斯·雷布林德身邊。

還是紐約銀行的事情。

“合併之後,新的銀行會命名為紐約梅隆銀行,西蒙,你這邊應該沒問題吧?”

“呵,當然沒有。”

西蒙笑著搖頭,沒想到詹姆斯會提起這種雞毛蒜皮,或者,應該也是紐約銀行那邊有些多心,以為他和梅隆家族的矛盾可能比較深,不知道保留梅隆字首會不會讓他不悅。

這種事情,西蒙當然不會在意。

詹姆斯也在預料之中,只是笑笑,說道:“還有,合併之後,新的銀行董事會成員將從現在的7個增加到11個,我已經和托馬斯談好,我們可以拿到兩個名額,西蒙,你有什麼安排?”

無論是紐約銀行還是梅隆金融集團,都屬於大眾持股的私人公司,也就是沒有絕對多數股東的那種。

這樣的企業,看似諸多股東屬於共同老闆,實際上,等於被控制在企業的董事會手中。

就像在此之前,整個梅隆家族對梅隆金融集團的持股合計只剩下7%,但卻憑藉控制著8個董事會席位中的5個,對這家老牌銀行保持著長期的絕對控制。

西蒙很早就明白了美國很多老牌企業巨頭幕後隱藏的這一規則,因此這些年在對維斯特洛體系核心企業保持絕對控制的前提下,一直在零敲碎打地透過體系內各家企業直接或間接地爭取各種董事會名額。

實際上就等於是在悄悄爭取控制美國經濟。

這次維斯特洛體系幫忙牽線紐約銀行吞併梅隆金融集團,當然不能白忙活,哪怕對兩家公司都沒有什麼持股,這邊還是提出條件,要求合併後新銀行的董事會名額。畢竟拉攏一個嫡系錢袋子這種更加根本的目的,除了雙方未來合作的利益關聯,同時也需要靠實實在在的權力來支撐。

即使接下來新銀行董事會成員增加到11個,擁有兩個名額,也相當於拿到了18%的投票權,這絕對不是可有可無。

同樣很清楚這就是某種權力根本,西蒙即使對詹姆斯非常信任,還是沒有隨口把這種人事權交給對方,而是道:“我考慮一下,很快會給你人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