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8章 買方市場

畢竟這片區域越強大,維斯特洛體系對這個國家擁有的控制力也越強。

西蒙也不擔心會失控。

相比整個維斯特洛體系的力量,乃至必然站在維斯特洛體系一邊的美國政府,別說一個羅夫諾州,哪怕是整個烏克蘭,都實在過於渺小,如果有人造反,想要壓制,幾百種方法輕而易舉。

隨後的裡夫尼傳媒,主要討論的還是增加對整個烏克蘭輿論控制的話題。

亞歷山大·柳達耶夫正在籌劃購買幾份報紙以及一家全國性的電視臺,烏克蘭相對來說並不算大,因此,一家全國性的電視臺,體量自然也遠遠無法與美國的ABC電視網相比,同樣無法比擬的還有價值,因此也意味著花錢不多,西蒙自然支援。

最後的裡夫尼化工集團,話題主要是關於近期剛剛敲定收購的敖德薩那家大型化肥廠之後的進一步整合,目標還是西蒙當初設定控制烏克蘭接近半數化肥生產乃至間接控制這樣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目的。

完成了對敖德薩化肥廠的兼併,整合之後的裡夫尼化工集團目前總產量已經超過90萬噸,氮磷鉀三類肥料齊全,而且已經相當於現階段烏克蘭300萬噸全國化肥產量的三分之一。看似與目標相近,但其實,在蘇聯解體之前,烏克蘭的花費年產量接近700萬噸。

300萬噸完全是大幅萎縮之後的結果。

隨著烏克蘭農業生產的恢復,化肥產量肯定也會不斷增加,因此,想要控制這個國家近半數的花費生產,將來裡夫尼化工集團至少需要擁有300萬噸的年產量才算達標。

另外一間隨著裡夫尼化工集團不斷擴張而逐漸讓西蒙意識到的事實,聽起來也有點諷刺。

作為歐洲糧倉,現階段的烏克蘭,花費的使用率低到可憐。

其實最直接的反應也是最近幾年烏克蘭相比蘇聯解體前年產量超過5000萬噸糧食的減半規模,此前的1995年,即使持續恢復,烏克蘭的糧食總產量依舊只有2470萬噸,還是沒達到曾經一半的水準。

核心還是烏克蘭現代農業體系的崩潰。

這件事反映在裡夫尼化工集團上面,結果就是,隨著裡夫尼化工集團的規模不斷擴大,只是現階段裡夫尼化工滿負荷運轉後的90萬噸花費年產量,整個烏克蘭都用不了。

沒錯。

全部的烏克蘭,相比蘇聯解體前的巔峰時期,現階段,每年全國花費的使用量,還不到50萬噸。缺少了花費,即使烏克蘭的土地基礎再好,顯然也不可能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

與此同時,不斷擴張之後,裡夫尼化工集團終究也不可能佔據烏克蘭全國堪稱少得可憐的化肥市場。

於是只能出口。

這就是最諷刺的一點。

蘇聯解體前,烏克蘭作為歐洲量產,絕對是歐洲第一大糧食出口國。

現在,竟然成了一個歐洲規模最大的化肥出口國,每年超過80%的化肥都沒能用於自己國家,而是出口賺取外匯。而且,另一方面,即使作為出口國,而且全球花費需求量也非常可觀,但因為實在破落,再加上烏克蘭的化肥生產非常分散,因此自然也無法從倆獲得太高的價格。

好在,隨著裡夫尼化工集團的形成,接下來,以這家化工集團為首,帶動烏克蘭化肥產業的整合,對外,也能獲得相當的議價權。

西蒙還主動幫忙牽線,聯絡了一些美國的花費進口廠商。

在此之前,烏克蘭的花費自然是主要出口就近的歐洲,美國太遠,也沒有取得,同樣也看不上。

至於美國那邊,同樣是農業大國,對於化肥的需求非常龐大。而且,即使要加上運費,畢竟烏克蘭的各方面成本實在天地連,將這邊的花費出口過去,價格方面依舊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隨著美國出口渠道的打通,裡夫尼化工集團接下來的擴張也將更加順利。

主要是縣向榮很多烏克蘭的花費生產商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相比曾經的巔峰,相關花費產業的產量直接暴跌了一邊,其實也就意味著,無數從事相關職業的烏克蘭人失去了工作,裡夫尼化工集團對於收購的開價雖然非常低,幾乎和明強差不多,但現在,烏克蘭的狀態就是,只要有人搶,就是一件好事。而且,相比鋼鐵面談,這方面的生意實實在是引不起那些寡頭的興趣,可謂完全的買方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