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避免這番末日般的景象,向IMF尋求救助,幾乎是韓國在不破壞國際規則前提下的唯一選擇。
至於破壞規則,強行耍賴,這也是一條路。
但,其他國家會允許嗎?
別忘了,韓國首都可是駐紮了數萬兵強馬壯的美軍!
民眾總是容易自我麻痺地選擇性忽略,韓國上層卻不會無視,這些軍事力量,關鍵時刻可以保護韓國免受外敵入侵確實沒錯,但某些情況下,對韓國進行強行軍事接管,也是須臾之間就能發生的事情。
連主權都不完整,怎麼耍賴?!
經濟層面之外,青瓦臺還面臨著另外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
大選。
1997年是韓國第15屆總統大選年,今年的大選將會在12月18日舉行。
根據韓國《憲法》,金泳三隻能擔任一屆總統,不可能連任,不過,金泳三所在執政黨的另外一位候選人李會昌卻還在爭取大位。
媒體突然來這麼一遭,金泳三支援率受損,必然波及本就在大選中落後於另外一位候選人金大中的李會昌,而且,一旦敗選,根據韓國的政壇規則,當下的整個執政黨團體都可能很快失勢。
進退兩難。
最終,在僅僅與民眾對峙一天之後,青瓦臺就迅速選擇了妥協,畢竟這是燃眉之急,再鬧下去,很難說會發生什麼事情。當天下午,金泳三親自發表電視講話,公開表態將不會接受IMF的救助。
同時號召民眾團結一心,共克時艱。
韓國的動盪很快傳導至國際。
面對國際社會的關注,在金泳三公開表態後,華盛頓的IMF總部,IMF現任主席邁克爾·康德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IMF是一箇中立的國際金融機構,不會強行向任何國家發放對方不需要的貸款。
不過,康德蘇同樣強調,為了確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能夠得到合理運用,IMF向任何國家發放的貸款,都會帶有適當的附加條件,這一點,IMF也不會毫無底線地退讓。
雙方這樣一番表態,其實也意味著,韓國政府原計劃與IMF展開的援助談判,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
韓國民眾在第二天紛紛慶祝這場勝利的同時,國際炒家也開始更大手筆地加碼針對韓國的佈局。
因為大家明白,韓國這次明確拒絕了IMF的救助,意味著韓國國內外資將加速出逃,韓國的外債市場也將迎來拋售狂潮,股市的暴跌同樣將會持續,而更加直接且嚴重的結果,就是韓元的貶值將會加速。
總而言之,這個國家將繼續向深淵滑落。
距離徹底崩潰,僅有一步之遙。
普通人看不見的幕布深處,西蒙的佈局,依舊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