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8章 錢太多怎麼花?

麗都島電影宮的放映廳內。

馬克·貝爾福德並沒有選擇和一眾主創嘉賓那樣坐在前排,而是和幾位工作人員一起坐在大廳最後。

周圍觀眾的注意力都放在電影上,馬克·貝爾福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默默觀察現場觀眾對影片的反應。

超過3個小時的放映,除了少數大概為了解決生理問題短暫離開的觀眾,沒有人因為影片的漫長而提前離場,這讓貝爾福德心情稍稍鬆緩下來。

大船沉沒後的生離死別,放映廳內不少觀眾都開始抹眼淚,使得貝爾福德再次對影片提升了一些信心。

當正片故事完結,字幕開始升起,大廳內燈光還沒有點亮,已經有人迫不及待開始鼓掌,貝爾福德確認不是提前安排最後鼓掌避免冷場的自家工作人員,而是觀眾的自發行為,對於這部電影,心情終於不再沉重。

最後的最後,電影徹底結束,燈光亮起,隨著大廳內又一次出現觀眾紛紛起立向影片鼓掌致敬的盛況,馬克·貝爾福德徹底放下心來。

雖然吧,首先起身的還是自家提前安排的工作人員,但,既然其他觀眾肯跟隨起身,足以說明影片的優秀。

馬克·貝爾福德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對於提前親自安排的這些小動作沒有絲毫心理障礙,攝影師肯定已經將這一幕拍下,待到這幅場景明天登入各大媒體,從去年開始持續一年多關於《泰坦尼克號》的各種負面輿論,都會煙消雲散。

接下來,這部電影就能擁有一個相當有利的宣發環境。

持續一分多鐘的掌聲逐漸平息,主創上臺開始互動,馬克·貝爾福德重新落座,身邊負責這次電影節事務的高門影業宣發部門一位副總裁蒂姆·福格曼問道:“馬克,現在看來,全球保底3億應該沒問題吧?”

燒掉了兩億美元,全球票房3億美元的期待,乍一聽實在沒出息了一些。

不過,哪怕是馬克·貝爾福德自己,在今天首映禮之前,基本也是這種念頭,《泰坦尼克號》的全球票房只要能夠達到3億美元,虧損肯定還是虧損,但至少不會那麼難堪。

至於現在?

望著臺上與記者交流的卡梅隆等人,馬克·貝爾福德考慮片刻,還是道:“等調查問卷結果和明天的影評出爐後再說吧,蒂姆,等下你不要去派對了,儘快把調查問卷整理出來,老闆那邊也在等著。”

雖是這麼說,馬克·貝爾福德還是將最初期待的3億數字上調了一個檔次。

4億美元。

全球票房只要達到這個數字,哪怕在票房上依舊回本無望,後續渠道運營之後,基本能夠彌補大部分開支。

想要達到這一目標也不容易。

今天是9月12日,《泰坦尼克號》計劃12月12日上映,恰好還有3個月時間,想要實現全球票房4億美元,除了今天的這個好兆頭之外,接下來的每一步宣發都需要仔細斟酌。

此外,超過3個小時的時長,在馬克看來依舊是最大問題,這會嚴重限制影片每天的排片場次。

蒂姆·福格曼聽到馬克的要求,也沒有拒絕,點頭答應下來。

馬克·貝爾福德一邊考慮《泰坦尼克號》的宣發問題,心思不再如同最初那麼沉重,也稍稍開始顧忌其他方面,繼續對身邊高管道:“還有,這次《海上鋼琴師》和《美麗人生》進行逆向公關不爭取任何獎項的策略,你完成的很好。老闆和我們說過一個道理,拿起來容易,放下很難,但有時候必須要放下。我們在今年戛納的運作已經有些過火,繼續如此,肯定會引起反彈,長遠而言不僅對於我們,甚至對於整個行業都是不利的。”

蒂姆·福格曼苦笑道:“我明白,只是有些可惜,兩部電影都那麼出色。”

兩人聊著,待持續十多分鐘的互動結束,蒂姆·福格曼按照馬克·貝爾福德的安排去盯著調查問卷的事情,馬克本人則去往影片的餘興派對,他還要和一些重要媒體或影評人親自溝通一下明天的通稿細節。

這部電影的首映反饋遠超預期,提前的一些安排也需要調整,最初是希望一些影評人下筆不要太狠,這次,肯定要錦上添花一下。

同時又不能炒的太厲害。

距離正式上映還有3個月時間,如果這一波炒作太狠,難免消耗觀眾期待,因此需要小火慢燉,一步步來。

北美,格林尼治。

西蒙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泰坦尼克號》威尼斯首映的各種資訊反饋。

相比原時空中東京電影節首映後的差強人意,這一次,在丹妮莉絲娛樂團隊的運作下,新版首映禮的媒體反饋遠遠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