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當初粗剪版本的130分鐘,最終的成片,按照西蒙的要求,恰好100分鐘,其中故事的字首是20分鐘,比粗剪版壓縮了10分鐘,說起來,恰好與昨天《泰坦尼克號》的前奏相當。
20分鐘是一個很恰當的前奏時長。
既可以充分交代故事的背景,又能在觀眾失去耐心之前進入正題。
大銀幕上,正是的鬼影之路從第21分鐘開始。
最初的夜晚,當然沒有發生太奇特的事情,不過,只是那種特別角度之下靜止畫面帶來的緊迫感,就已經提起了觀眾的心情。
隨後,故事依次遞進。
從最初的房門自動開關,到女主角開始夢遊,再到男女主角鋪灑的顯形粉末被不明物事弄得亂七八糟,觀眾的心情也被不斷吊高。
直到最後。
男主角再次發現女友夢遊後,追了出去,卻沒有再出現,只有神情詭異的女主角如同飄進了臥室一般再次出現在鏡頭中,手裡還提著一把滴血的尖刀。身形詭異的女主角在臥室內短暫遊蕩,終於看向鏡頭,然後整張臉猛撲過來。
咔嚓——
破碎聲中,電影戛然而止。
“啊!”
放映廳內,壓抑了一個多小時的觀眾,隨著女主角最後的這個動作,終於有人尖叫了出來。
坐在大廳中央最佳視野位置上的蓋琳娜·班希科娃一手緊緊挽著妹妹,一邊也拍著胸脯:“好嚇人啊,好嚇人啊,嗯,還有字幕,唔……警察第二天發現了邁卡的屍體,凱蒂卻不知所蹤,至今下落不明。這個,什麼意思呀,不會是真事吧?”
伊娃很想丟給自己姐姐一個白眼。
不過,影片最後的字幕,即使不算畫龍點睛,卻也確實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算是一種將觀眾好奇心高高提起後的一種緩和,也是對影片的一種補全,畢竟電影正片在最驚悚的時刻結束,雖然一時嚇人,難免給人一種沒頭沒尾的感覺。
而既然是偽紀錄片,男主角死了,女主角失蹤了,總不能再以第三視角拍攝一些後續,因此,新增一段字幕,恰到好處。
補充字幕之後,大銀幕上開始出現演職員名單。
不長。
因此很快結束。
當燈光亮起,放映廳內短暫寂靜片刻,很快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天能夠趕來觀影的,無論是媒體記者、影評人還是普通觀眾,基本都是經常泡在電影圈子裡的老鳥,即使最初覺得影片有些粗糙,但,全片下來,這部電影的好壞,大家基本上都可以判斷。
總而言之,誰也無法否認,這是非常出彩的一部實驗性電影。
丹尼·莫瑞斯再次親自帶著幾位主創登臺,開始媒體互動環節。
第一位拿到提問機會的記者就問了一個很值得說道的問題:“請問,林先生,你是如何產生使用iRec拍攝這樣一部電影的想法?”
雖說已經拍過幾部片子,林詣彬此時還是一種新人心態,內心本就緊張,聽到這個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這是某位好萊塢大亨親自提供的創意,包括用iRec進行拍攝。
只是,成片之後,對方在專案中沒有任何署名,還親自交代過不要提起自己,林詣彬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其實想要應付一下記者,隨口就來。
不過,畢竟涉及到某位大亨,林詣彬本能地不敢這麼隨便。
還好臺上還有丹尼·莫瑞斯。
這位新世界影業總裁當然明白自家老闆的心思,西蒙現在正在全方位地追求隱形人狀態,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公眾曝光率,以至於不止這個專案,乃至昨天在威尼斯首映的《泰坦尼克號》那首驚豔主題曲,自家老闆都放棄了署名,而且不讓任何人提起。
見林詣彬卡殼,丹尼·莫瑞斯很自然接過問題,嫻熟地開始套話:“從iRec誕生開始,最近兩年很多電影人都在進行類似嘗試,丹妮莉絲娛樂一向鼓勵創新,《鬼影實錄》的想法又是如此出色,當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