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和董先生一起走向老薑時,王二正在與陳晴等人招呼,聽面前女人針對《臥虎藏龍》的宣發侃侃而談,很長見識。
“以《臥虎藏龍》在北美的人氣,票房肯定是不會低的,不過,想要破億,確實難了一些,畢竟這部電影有些文藝,大部分人欣賞不來。”
“小陳你這麼說,肯定是有辦法了?”
“其實還是從好萊塢文藝片發行上產生的靈感,”陳晴說著,看了眼王二:“王總是做廣告的,應該很有心得,推廣一種產品,首先,你要廣而告之,讓更多人知道這項產品的存在,其次,同樣是關鍵,你還需要讓人知道,這項產品哪裡好。《臥虎藏龍》的宣發,目前只做完了第一步。”
王二見陳晴提起自己,在旁笑著附和,雖然吧,如果陳晴不說,他對這什麼還真沒心得。
不過能讓中影北影等一眾大咖注意到自己,王二對陳晴這隨手人情還是頗為感激。
陳晴不等大家發問,就繼續道:“好萊塢的做法,通常是首先參加電影節,舉辦盛大的首映禮,然後聯絡媒體曝光,第一步的廣而告之就完成了。第二步,就是聯絡大批的影評人在報紙上撰寫相關電影的影評,一方面進一步廣而告之,另一方面,如果這是一部好電影,透過影評人的分析,也能讓觀眾知道影片具體好在哪裡,這樣就能吸引更多人進入影院觀看。美國大部分賣座的文藝片,包括這次的《臥虎藏龍》,都是這種套路。”
中影的童總聽陳晴說道這裡,瞭然道:“我明白了,我們也需要聯絡報紙媒體,讓他們告訴觀眾《臥虎藏龍》具體好在哪。”
“沒錯,所以接下來就需要童總你們這邊多費心了。”
“肯定的,人家老美都能賣出一億美元,回到咱們自己國家,如果連一億人民幣都賣不出去,那大家可都是臉上無光。其實上面有過討論,想號召一下組織觀影,可惜畢竟不是主旋律題材,沒有透過。我回去寫份報告,讓各地筆桿子在報紙上多寫一些影評,這個肯定是沒問題的。”
王二在旁聽得一陣羨慕。
雖說沒有官方號召組織觀影,但只是今天首映禮上出場的幾位大領導,下面人也肯定明白該怎麼做,再加上接下來一陣大討論,這部電影想不破億都難。
陳晴又和童總等人聊了一會兒,便走向他處繼續應酬,期間還把不知不覺又想要湊近她身邊的藺曌趕開,又不是三歲小孩,賴什麼大人。
隨後轉到任景兮這邊。
《還珠格格》的拍攝還在持續,近期已經挪到了京城。
恰好有這個機會,錦書便安排這部劇的三位女主角今天一起露個臉,提前宣傳,畢竟也是自家的簽約藝人。
任景兮則跟過來一起應酬交際,男人當初的教導她一直牢記,想要在這個圈子裡遊刃有餘,就必須努力編織人脈。
哪怕骨子裡不喜歡,她都堅持很努力地這麼做。
陳晴也知道任景兮的所作所為,她對此倒是沒什麼偏見,只是玩笑著說起最近的那件事:“還珠影視公司,你起名字也太不用心了吧?”
既然要化整為零,避免風頭太盛,《還珠格格》肯定繞不過去。
畢竟《康熙微服私訪記》的平均收視率只是40%左右,曾經的《還珠格格》,卻是達到60%,而且還掀起了全國範圍內的還珠熱潮。
因此趁著這個機會,西蒙親自交代,讓任景兮也乾脆組建了一家影視公司,哪怕將來一些人依舊知曉這家公司的根底,至少表面上說得過去。
任景兮聽陳晴調侃,笑著道:“這是我的第一個電視劇專案,公司名這麼起,無論將來成功還是失敗,都算是一種激勵。”
其實吧。
私下裡任景兮想過另外一個名字,維景影視公司,維斯特洛,任景兮,當時是剛剛完成一天工作的深夜,痴痴了好久,一覺醒來後就面對現實。
且不說他會不會答應,只是陳晴這一關,任景兮就不覺得能夠過去。
已經打過這麼長時間交道,任景兮知道陳晴可一點不是個好脾氣的人,而錦書雖說被某人幕後遙控,但他畢竟事務繁忙,很多時候陳晴才是這家公司的直接話事人,強勢到同樣強勢的管理層在她這邊都只能俯首帖耳。
她可不想被穿小鞋。
陳晴可不關心任景兮的心路歷程,雖然如果知道‘維景’這個名字,她肯定會炸毛,自己還想‘維晴’呢,只是隨口又問起《還珠格格》的拍攝進度。
眼看陳晴和任景兮聊天,《還珠格格》的三位女主很快湊過來打招呼。
陳晴對這三隻看著就精明的小妖精觀感不錯,也聊了幾句,還半真半假地警告三隻妖精別在這派對上亂拋媚眼。
三女都是委屈。
她們沒能得到蔣安琪、許公主那樣的待遇,為什麼還要被這樣拘著?
不講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