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LG可不只是LG電子,同樣是一個多元化的綜合性財團。
不過,限於韓國本身的體量,哪怕業務涉及能源、鋼鐵、化工、電子、零售等方方面面,但總體依舊也只是兩三百億美元的規模。
當然了,兩三百億美元級別的財團,其實也已經不小。
問題還是維斯特洛體系當下過於龐大,只是市值最高的伊格瑞特一個,市值就超過5000億美元,因此也就顯得韓國的財閥體量很小。
總之,因為是被維斯特洛體系壓到喘不過氣才被迫屈服,LG可沒有最初投誠妥協的現代、三星和SK三家那麼好的待遇,除了按照計劃對LG的電子業務進行剝離整合,LG的能源、化工等方面,這邊也會進行徹底的拆解,LG具氏家族這次只會保留一定的財產和名義上為了掩人耳目的頭銜,實際資產控制權將會徹底被維斯特洛體系消化控制。
維斯特洛體系操控的IMF駐韓團隊依舊牢牢控制著韓國的經濟走向,再加上連續的大宇集團和LG集團在維斯特洛體系壓力下分崩離析,西蒙雖然前後都沒有去過幾次韓國,但此時已經絕對絕成為韓國經濟幕後的控制者。
所謂控制,關鍵在於構建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企業,只要上上下下都安插下自己的人手,實際上就等於擁有了控制權。一旦形成,無數利益共同體糾纏之下,其他人想要打破這樣一張網,難上加難。
對於韓國,西蒙要達到的就是這一目標。
以維斯特洛體系對韓國各大財閥乃至韓國政府體系的人手安插速度,接下來幾年,哪怕韓國提前還清了債務,脫離了IMF體系的監管,也不可能脫離維斯特洛體系的實際控制。
韓國之外,回到西海岸的一週,西蒙也沒有忽略東歐乃至亞洲的經濟形勢。
前些日子的俄羅斯盧布危機,根源在於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然後,盧布危機爆發,又將影響傳導回亞洲,引發了東南亞國家的又一輪經濟動盪。
反反覆覆的摧殘,終於讓一些忍受不了。
8月27日,馬來西亞政府突然徹底掀了桌子,主動放棄與IMF的談判,實行外匯管制,關閉債券市場,此舉引發了國際社會一邊倒的譴責,而沒勇氣這麼做最終選擇屈服的東南亞乃至東歐很多國家,則是悄悄觀望,好奇馬來西亞會是什麼下場。
對於西蒙而言,事情似乎是再次回到了曾經的軌道。
差別也很大。
以西蒙當下的立場,肯定要緊跟世界主流金融圈子,對馬來西亞這種破壞規則的行為進行譴責,乃至制裁。
至於這一切甚至可以說是去年幫助香港過程中不按常理出牌給很多人做出的提醒……無所謂,人都是健忘的,有幾個人還能記得去年的事情,更何況,記住了又能怎麼樣?
難道有人想和西蒙·維斯特洛講道理?
別鬧。
總而言之,隨著馬來西亞的掀桌子,為了避免其他經濟體實在經受不住壓力效仿,引發更加惡劣的影響,持續了一年多時間的亞洲金融風暴,終於走向尾聲。
回顧盤算一番,這一年時間,透過香港與中國當局建立更加緊密的潛在聯絡,目的達到;迫使韓國屈服,徹底侵入韓國經濟,目的達到;趁著東歐經濟受到波及加強對烏克蘭的控制,目的達到;避免俄羅斯陷入徹底的崩潰,目的達到。
很充實的一年。
北美。
與此同時,同樣的8月底,1998年的暑期檔也宣告收官。
對於丹妮莉絲娛樂而言,這個暑期檔以《洛城機密》開始,以《魔力麥克》結束,10部電影,根據目前的票房資料預計,總票房將會在15.7億美元上下,遠超暑期檔之前丹妮莉絲娛樂內部10部電影大概10億到12億美元的票房語氣。
超過15億美元的票房,再算上去年現象級的《泰坦尼克號》的1998年部分,兩者就已經達到20億美元。以1998年度大概65億美元左右的北美票房體量預期,這已經是接近三分之一的北美票房份額。
再加上後續其他檔期的票房進賬,丹妮莉絲娛樂今年在電影業務上依舊能夠把持北美半數以上的市場。
相比起來,只說這個暑期檔,丹妮莉絲娛樂的強勢壓制下,只有《致命武器4》、《X檔案電影版》、《佐羅的面具》等寥寥幾部影片票房成績稍微好看一些,但也只是好看一些,因為在丹妮莉絲娛樂的壟斷之下,其他製片廠,最終連一部跨入億元票房俱樂部的電影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