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8章:多好

畢竟實在是太富了。

而且,如果有人覺得中東的王爺們只知道熬鷹遛鳥,那也是小看了對方,那邊的各個產油國還是非常重視為了未來考慮的多元化投資的,只不過,中東的投資人往往很難在所在投資物件上獲得太多話語權。

維斯特洛體系這邊當然也不會給出任何話語權,哪怕讓出了總價值超過320億美元的股票,如果有人覺得可以在這邊說上話,那沒問題,你隨便賣。

因此,這就純粹只是一場交易。

維斯特洛體系這邊對中東方面沒什麼索求,那邊也別想從這邊拿到什麼額外的東西。

其實從交易內容上就可見一斑。

這次的交換,除了80億美元左右的現金,另外大部分資產,反而都是中東之外很多大公司的股票,至於中東的油田,倒是有人想賣,這邊不感興趣,畢竟也不可能拿到太大太優質的油田,小打小鬧,不夠費事錢。

至於其他,中東也沒有其他。

西蒙可對沙子沒興趣,又不是河沙。

第四部分來自歐洲,準確說是西歐,與中東相近,大概310億美元。

西歐當然是很有錢的,因此有130億美元都是現金。

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在於,西蒙對西歐的大部分公司都不太感興趣,畢竟歐洲的產業外移趨勢絲毫不亞於北美,也就意味著大部分實體產業的逐漸衰落,那些這些公司,如果不能更進一步獲得控制權的話,就只能跟著一起下滑衰落。

因此,歐洲方面,和美國本土差不多,或者和中東差不多。

因為西蒙對西歐各國暫時是沒有太強的政治訴求的,因此也不會追求類似與美國這邊的操作。當然,也不是沒有,只是並不急切,還是一步步來。

對於西歐的未來,西蒙其實也有著一定的思科。

最好的結果就是,未來五十年時間,西歐能夠淪落為和拉美同樣的境地,與當下的東歐難兄難弟們一起,徹底失去活力。

根據記憶中的一些資訊,這種可能性其實很大。

就說一點,蘇聯解體之後,整個東歐,其實就相當於一次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開放,後來證明,受益最大的除了自身,就是美國。而東歐,本該是西歐的一次機會。如果西歐各國能夠順利利用起來,透過大手筆的投資啟用東歐經濟,甚至,更大膽一點,真正把俄羅斯接納進入歐洲體系,那麼,整個歐洲將不僅擁有至少三十年的更進一步發展勢頭,還將直接擁有足以和美國抗衡的強大軍事體系。

然而,現實是,更進一步的吸納俄羅斯且不說,西歐各國連次一等的某個目標都沒有實現。

這種成事不足,甚至可以說,註定了歐洲的未來。

至於曾經歐洲為何還能夠勉強跟上美國和中國的不乏,沒有在千禧年之後的二十年被迅速落下,終究還是得益於東歐。大批來自東歐的廉價勞動力,而且還不用消耗西歐的高額社會福利,彌補了西歐各國低端產業勞動力不足的缺陷,不僅如此,東歐地區和中國一樣,不僅是西歐的高附加值產品傾銷市場,也為西歐地區貢獻了大批廉價的商品。

這才讓西歐的衰落又延後了二十年。

再然後,隨著東歐地區多少開始發展起來,東歐的人口和商品廉價紅利全部過去,中國也不再任西方世界予取予求,整個社會層面都已經是好逸惡勞的西歐,想要繼續……倒是嘗試過,吸引同樣廉價的中東難民,只是,隨後的結果無疑是災難性的,因此,也就不會再有什麼然後

其實,曾經的二十年後,整個世界基本都面臨著某個問題。

解決方案其實也很簡單,人類能夠共同發力,再來一次根本性的科技革命,實現可控核聚變,實現對太陽能足以滿足整個社會層面的大規模應用,說白了,就是生產力的一次根本性提升,不必再擔心能源和物質的短缺,可以最大程度實現生產的自動化,人類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維斯特洛體系的3G計劃,正是這個目標。

至於原本的時間線上,西蒙覺得,人類大概會再經歷一次刻骨銘心的浩劫之後,如果幸運地還沒有因為核戰爭而自我毀滅,大概,才會下定決心更進一步。

不過,這其實不是人類擅長的。

就像無數次輪迴過的歷史一樣,人類還是更擅長自我毀滅,無論是哪一片大陸,哪一個人種,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人死的足夠多了,剩下的資源,自然夠剩下的人使用。

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