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提前做好了充足的鋪貨準備,再加上感恩節臨近的緣故,《賽車總動員》的玩具周邊銷售非常火爆,只是影片上映第一個週末,初步統計三天的玩具銷售額就輕鬆破億,而且,考慮到再往後還有聖誕節,這份銷售增速只會不斷加快。
孩之寶團隊甚至給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預測,完整的這個年底檔期,《賽車總動員》的周邊玩具銷量,只是美國國內,就很可能將迅速達到10億美元級別。
考慮到這一次大部分玩具都是自家孩之寶渠道自產自銷的緣故,這一系列玩具只是歸屬丹妮莉絲這邊的毛利預計就將達到65%以上,10億美元級別的玩具銷量,六成五的毛利……
誰特麼還在乎票房!
隨著訊息見報,短短的幾個交易日,本就已經被資本市場認為高到有些離譜的丹妮莉絲股價,一週時間累計再次增長了6.3%,週五收盤,丹妮莉絲總市值已經達到7781億美元,甚至超越了一直壓著這邊的伊格瑞特。
伊格瑞特公司週五收盤時的市值為7653億美元。
另外就是,孩之寶的一眾原股東大為後悔。
虧了!
實在是賣虧了啊!
不過,當然沒有後悔藥可吃,畢竟雙方的股權交割程式在10月份就已經完成。
更何況,按照西蒙最初的設想,如果當初孩之寶不就範,年底的《賽車總動員》,周邊玩具別說主要由孩之寶負責,能不能再合作都是問題。
總之,雖然沒能拿到單週票房冠軍,但《賽車總動員》基本已經確定了這個年底檔期最大贏家的位置。
畢竟10億美元級別的玩具銷量,而且,這一資料還僅限於北美,海外市場暫時還沒有統計數字,哪怕海外佔比不高,按照相當於這邊的一半計算,或許利潤率也再低一些,但也足夠超過年底大部分影片的票房收益。
至於說同樣比周邊。
即使是《鋼骨2》,講真,沒有可比性,沒有。
最後是《空軍一號》。
被西屋電氣收入囊中的哥倫比亞影業團隊對這部電影寄予厚望,開畫成績讓人有些失望,但不算失敗,首周七天進賬4569萬美元,後續稍微堅挺一些,過億沒問題,哪怕走勢不太如意,8000萬以上也是肯定。
這已經相當於80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
海外如果能比本土稍好一些,基本上就能收回大部分製作和宣發投入,周邊再運作一些,就能開始盈利。
當然,與西屋的希望,差距不小。
三部重磅之後,上週的四部新片,依靠劇情取勝不那麼爆米花的《天才雷普利》勉強沒有太掉隊,排在了第四名位置,次周跌幅達到39%,再收1997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5276萬美元。
再就是第五名的《鬼修女》,面對一眾新片,上映第三週迎來了一次53%的大幅深跌,繼續進賬1456萬美元,累計票房達到1億零189萬美元。順利跨入億元票房俱樂部,但後續,大概就只剩下兩三千萬的潛力,預計本土票房在1.3億美元左右。
前五名之外,其他影片都滑落到了千萬美元區間以內,算是退出了感恩檔的競爭,不需贅言。
11月15日,新的一個票房周開啟,也是即將跨感恩節的一週。
本週依舊不止一部新片上映,但也只有一部新片值得一提,那就是《鋼骨2》。
華納兄弟在提前的週三正式舉辦了全球首映禮,週四口碑解禁,不只是綜合達到8.7分的媒體評分對影片的口碑做出了肯定,這一次,海王、火星獵人等DC全新超級英雄的加盟,更是讓影迷們興奮。
華納兄弟號稱為整個專案砸下了8000萬美元的宣發預算,再加上1.6億美元的鉅額製作成本,總投入2.4億美元,可謂破釜沉舟,又信心十足。影片的開畫銀幕數也達到4166塊,毫不掩飾地直奔著首周破億目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