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點,半島酒店。
“莫先生您好,請問有什麼需要嗎?”莫軒剛剛帶著周強進入半島酒店,酒店的工作人員便馬上一臉笑意的問道,言語中充滿了尊敬。
半島酒店是香江無數名流富豪出沒之地,她們當然是認識眼前的這位名滿香江的“未來李嘉成”的,更何況莫軒前天還大手筆的在半島酒店舉行慶功宴,由不得他們不尊敬。
“哦,在下之前已經和渣良庸渣先生。請問渣先生他到了嗎?”聽見工作人員的詢問,莫軒微微一笑,然後充滿紳士風度的問道。渣良庸便是金鏞,金鏞只不過是他的筆名罷了。
“莫先生,金大俠三十分鐘之前便已經到了,您請跟我來。”莫軒的話音剛剛落地,那位工作人員馬上回答道。從她的稱呼來看,應該平時看了不少的金鏞。
“阿強啊,你等會就在旁邊的餐桌旁邊等著我就行了。”遠遠的,莫軒便看見了靠窗的位置上坐著一個人,大約六十來歲,穿著一身黑色西服,打著一條橘色的領結,臉上一副金屬邊框的眼鏡把那人映襯的慈眉善目。
“好的,莫先生。”聽見莫軒的吩咐,周強點了點頭,應承了下來。周強是莫軒的貼身保鏢,跟在莫軒的時日也不算短了,現在整個香江都關注的莫軒與倪振之間發生的恩恩怨怨,而他作為莫軒的身邊人,可以說比其他人更加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周強到現在都還記得,當身邊的這個男人第一次在報紙上見到“倪振”兩個字時,眼神當中透露出的那股令人心驚膽戰的恨意,連他這個在戰場上戰鬥多年的人都心生寒意。
而他來香江這麼久了,當然也知道金鏞在香江具有的影響力,也聽聞了金鏞與倪振的父親,那位香江四大才子之一之間的親密關係,不過在周強看來,金鏞這次註定是要失望而歸了。
“渣先生,晚輩讓您久等了,實在是抱歉。”把半島酒店的工作人員打發走,莫軒獨自一人來到了獨坐在窗前的金鏞面前笑著向眼前的人問好。
俗話說先禮後兵,雖然不管金鏞邀請他來的目的是什麼,都註定會是以失敗告終,莫軒根本沒有打算放過倪振,但前世的莫軒也看了不少的金鏞,基本的禮貌還是應該有的。
“哦,莫先生來了,請坐。”正在望著窗外,獨自思考著什麼的金鏞,突然從耳邊傳來了問好的聲音,轉臉便看見了笑意盈盈的莫軒。
“多謝渣先生。”金鏞的話音剛剛落地,莫軒便坐了下來,然後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仍然滿臉微笑的望著金鏞,安安靜靜的做個美男子。正所謂敵不動,我不動,說多了便容易露出破綻,他倒要看看金鏞今天打算跟他說些什麼,是說客呢,或者是宣戰。
“莫先生,咱們有快兩年時間沒見了吧。”看著莫軒坐在對面也不說話,只是微笑著看著自己,金鏞心裡暗罵了一聲小狐狸,他原本是想讓莫軒主動開口,問起他今日邀請他來的目的,然後佔據有利的位置,沒想到莫軒....
“呵呵,渣先生沒有記錯,在下與渣先生確實已經兩年沒見了,不過渣先生的相貌,和兩年前並沒有什麼變化,依然風采依舊啊。”聽見金鏞的話後,莫軒笑著回應了他,這個老狐狸,竟然想要跟他套交情。
“哈哈,莫先生可真會說話,渣某可比不得現在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各個才華出眾。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莫先生這兩年的成就,實在是令渣某人大開眼界啊。”
金鏞眼睛帶著笑意的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兩年前莫軒來《明報》闖進他的辦公室投稿的情形彷彿還歷歷在目,當時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在香江默默無聞。
沒想到竟然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竟然在香江闖下了“未來李嘉成”的名頭,被人稱為新一代的商業奇才,成為了香江最年輕的億萬富豪,金鏞有時候想起也不禁感慨造化弄人。
“呵呵,在下只不過是一時運氣罷了,比不得渣先生憑藉一支筆便創立了《明報》,這被人稱為香江第一大報的報紙,並且在香江報業影響廣大啊。莫某人如果不是因為《新界日報》的張主編,不然在下今日哪裡能夠與渣先生在這裡談笑風聲呢。”
莫軒的這番話,一半是對於金鏞的佩服,一半是對金鏞的怨念。
明報在發展初期,靠的便是被譽為武俠宗師的金鏞的強大號召力,邁向1960年代以政論聞名的渣良庸年代,以至目前上市以企業手法經營《明報》,渣良庸成功地將《明報》塑造成一份備受知識分子尊敬的報紙。
幾十年來,《明報》的社論一直對社會具有較大影響,不僅備受港英當局關注,甚至也受到內地和臺島的重視,甚至莫軒還聽說,關於香江迴歸問題,內地都很看重眼前的金鏞意見。
渣良庸能夠從當初從上嗨來到香江的窮小子,憑藉自己成為今時今日香江,甚至整個東南亞都受人尊敬的武俠大師,有了今天的地位,也是令莫軒心生佩服的。
而怨念嘛,自然是因為當初的投稿被拒了。當初的莫軒因為前世對於金鏞的名聲的敬仰,一心熱忱的投稿明報,卻沒有想到會遭遇親自被金鏞拒絕的下場。
前世的莫軒,就不是一個心胸寬廣之人。更何況是經歷了重生的莫軒,哪裡能夠受的了這份氣。不管金鏞的本意如何,拒絕了就是拒絕了,自己拿熱臉貼了人家的冷屁股。
所以不說臭臉,反正好臉色,金鏞是輪不上的。
“呵呵,莫先生說笑了。”聽見莫軒的話後,金鏞強顏歡笑的說道。他是個明白人,哪裡不能夠聽說莫軒語氣中的怨氣。說實話,自從《尋秦記》在香江以及東南亞大火之後,他的心裡未曾沒有後悔過。
畢竟在《尋秦記》大火的背後,代表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金鏞說到底也不過一介凡夫俗子,他也會心動。至於說創報理念,呵呵,那只是因為籌碼不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