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了一番仔細的考慮之後,沈粥的心裡面還是偏向於向電話那頭的年輕人提供這一筆鉅額貸款。
其一,他們滙豐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便是為顧客提供貸款,顧客貸款的數額越大,他們所獲得利息越多。
因此就算是出於讓滙豐銀行盈利的目的,沈粥便沒有理由不答應莫軒的這一筆貸款。
四十億港幣貸款的利息,可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數目。
這其二嘛,莫軒向自己的滙豐銀行申請這麼一大筆的貸款,那不可能是讓它發黴,肯定是有大的計劃的。
對於莫軒,沈粥的心裡也願意助他一臂之力,就像當年自己低價把黃埔和記的股票轉讓給李嘉成是一個例子。
現在李嘉成的事業越做越大,他在需要銀行合作的時候。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滙豐銀行,因此為他們銀行提供了大量的利潤。
在沈粥的眼中,電話那頭的年輕人,指不定是下一個李嘉成。
正因為如此,對於莫軒的貸款,自己又何樂而不為呢。
“呵呵,沈先生,這當然不成問題了,這點時間在下還是有的。
那我就等著沈先生的好主意了,到時候沈先生給我掛一個電話就可以了。”
沈粥的回答,對於電話那頭的莫軒,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自從沈粥當上滙豐銀行的董事長之後,滙豐銀行的利潤一直保持著高速的增長。
在資本主義至上的香江,能夠帶領大家創造利潤的人總是具有話語權,也是值得人去信服的。
因此在如今的滙豐銀行,沈粥早就因為他的精準眼光,和出色的能力,成為了滙豐銀行的絕對主宰,董事會也成為他個人的一言堂。
既然沈粥已經如此的說道了,那麼自己貸款的這件事情,便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沒問題,那莫先生你就等著我的好訊息吧,我會盡快的答覆你的。”
“那沈先生,如果你沒有什麼事情的話,我現在就不打擾你的工作了。”
把電話放在了辦公桌上,莫軒一臉的笑意,人生春光無限好啊。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這時,莫軒想到了什麼,然後又拿起來了電話。
“喂,是老梁嗎?”
...
進入1984年,現在的香江電影圈繼續蓬勃發展,在這一兩間,冒出了許許多多新生的電影公司。
總的來說,現在的香江電影圈,呈現出來的是兩超多強的局面。
兩超,是指現在香江電影圈的兩大老牌巨頭嘉禾影業公司,還有新一城影業公司。
至於多強嘛,指的是莫軒的縱橫影業,香江著名電影人吳思原的思原影業,還有一些實力不錯的電影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