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立法局議員,它的分量自然不用多言。
在八十年代的香江,一個立法局議員的權利是非常大的,能夠在裡面任職的人都是一方名流。
“是的,莫先生,現在施某人是一名律師,再往上升,當然是要想謀求立法局議員的職位了。”
迎著莫軒含笑的目光,施為賢選擇了直言不諱,清楚明白的表達了自己內心的訴求。
根據施為賢的瞭解,不久後將舉行的這一場的立法局議員的分量可不一般。
現在的香江前途正是動盪不安的時候,如果自己能夠入選了立法局的議員,那麼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時候無論是英國政府,亦或是華國政府那邊,他都能夠有所抉擇。
聞言,莫軒的笑意又更濃了幾分:“呵呵,那我真的要恭祝施先生你馬到成功了。
以施先生的能力,如果當選了立法局的議員,一定能夠更好的為香江的市民服務的。”
現在施為賢作為香江最有名的幾個大律師之一,本來就可以為莫軒旗下的產業解決許多法律上的問題的,如果施為賢更進一步,成為了立法局議員,那對他可謂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
一聽見莫軒的話,施為賢為之一愣,為香江市民服務....在香江這個資本主義世界,一切都是向著大資本家看齊的啊。
不過隨即,施為賢反映了過來,一臉燦爛笑容的望著眼前的年輕人:“對極了,對極了,在下參選立法局的議員,也是想著為香江出一份力啊。
所以,不知道莫先生您能不能幫幫在下.....”
二十一世紀為世人所熟知的立法局議員選舉,那是因為港英政府在中英聯合宣告簽署後,才引入代議政制,然後才有選舉。之後,香江市民才有機會投票選出自己的代表。
當然了,英國政府如此做法,完全是居心裹測,選舉選舉嘛,一場政治選舉中的不確定性太大了,因此他們才能夠保證在香江迴歸之後,在其中渾水摸魚,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在此之前,因為統治香江的是港督,他是英女王的代表,所謂在港督委任下,才有行政機關和立法局,一切都是由港督一人說了算的。
而港督在委任立法局的議員前,除了考量參選人的資歷,經驗,能力,還有著一項重要的考核標準,那就是需要徵求香江那些極有影響力人物的看法。
畢竟在香江,資本主義橫行,港督治理香江,離不開他們的幫助,這也是香江從事法律工作的大律師或者相關人士與富豪名流交好的最重要的原因。
當初施為賢之所以會答應莫軒的邀請,除了那實實在在,價值不菲的報酬之外,不就是為了讓莫軒能夠為自己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嘛。
幫助施為賢?莫軒當然是願意的了,一旦施為賢正式的成為了立法局的議員,自己在香江的政界不也有了自己的一股力量嘛。
“施先生,你說想讓我幫你,憑藉咱們兩個之間的關係,當然是沒有問題了。”
一旦施為賢成為了立法局的議員,那麼他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莫軒的語氣也比以前親近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