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莫軒還真的不是吹出來的。
“飛天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鏞,是一個成功的報業鉅子,但是更加廣為人知的,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創作家。
他的這十四部作品,就全球的華人來說,不知道有多少的人看過,每一年的翻拍電視劇,電影,由此延伸的劇情,層出不窮。
就前世的莫軒來說,金鏞的武俠劇,可以說是伴隨了他的整個人生。
《神鵰俠侶》《鹿鼎記》《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這些,莫軒基本上都看過,而且其中不少都不止一兩個版本。
在後世,每一次金鏞武俠劇的翻拍,都能夠在微博,百度等媒體平臺,引發不小的議論熱潮。
“呵呵,其實小友的書,渣某也是拜讀過的。
依我看來,那精彩程度,猶在我之上啊,而且小友還如此的年輕,將來的造詣,一定不淺。”
聞言,金鏞樂了。
在金鏞的一生之中,他最自傲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創作的這十四本流傳甚廣的武俠。
當初,他創立了《明報》,但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所以他便撿起了以前的武俠創作,盡心盡力的寫出一部部。
無心插柳柳成蔭。
比起他的《明報》,其他的大部分人記住的,看過的,偏偏是他的這在《明報》上面刊登的。
上至富商名流,下至販夫走卒,甚至是政界官員,都無一不拜讀過他的作品,就連那一邊的老人,都是他的讀者。
正因為如此,靠著“武俠”這個媒介,他往往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通常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的人,會給他幾分薄面。
“那小子,就多謝渣先生的誇獎,我還真的希望有一天,能夠達到渣先生的期望。”
說實話,身為一個穿越者,這種,被一代“武俠”大師誇獎,看好的感覺,還真的是一種享受。
隨即,在一種相當和諧,愉快的氛圍下,莫軒與坐在他對面的金鏞,進行了一番非常開心,高興的暢聊。
反正,主動上門的是金鏞,莫軒他又不急。
不過,莫軒一直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閒聊著,但是金鏞,真的沒太多的時間,同時也辦不到啊。
要知道,他今天來這裡,可是帶著艱鉅的任務來的,自己的好友,還在等著他的訊息呢。
終於,在繼續暖和了一下辦公室裡的良好氛圍,金鏞慢吞吞,頗為為難的開口了:
“莫小友,其實渣某今日前來,除了與你交流交流,還有一點其他的事情,想要跟你談一談。
不知道,小友可否答應?”
在骨子裡,金鏞不是那種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他拙於言辭,與他善於寫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比如,他主持偌大一個《明報》集團,他平時卻不太喜歡說話,不擅辭令,講話很慢,似乎每個字都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說出來。
有時,別人問得急了,他便會漲紅臉,訥訥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因此,上面的這番話,都是金鏞在心裡面揣摩了好久,準備了好久的腹稿,才吞吞吐吐的說出來的。
看他此時臉上的神色,就知道這並不符合他的性格與作風。
“渣先生,你有話,就直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