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這個名字,是陌生的。
至少,在莫軒的腦海中,貌似沒有屬於這個人的一丁點印象。
而像包玉鋼,李嘉成,何鴻森這些在香江呼風喚雨數十年,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都餘威尚存的大佬,他則是知之甚多。
那麼,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了:這個陳希,並不是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弄潮兒。
而接下來,袁天帆則面對著自己的老闆,把這個“聯合企業”的最大股東陳希的來歷,娓娓道來:
“老闆,這個陳希,今年五十六歲,是屬於大陸移民。
他祖籍廣凍佛汕,是在一九四八年,因為逃避戰亂,所以從家鄉一個人逃到了香江來,然後娶妻生子,開枝散葉的。
現在,也算是人丁旺盛了。”
“嗯。”
這一點,莫軒的心裡面,一點也沒有意外。
陳希的經歷,在他的眼中,只不過是現如今香江這千千萬萬,“香江市民”的一個簡單的縮影罷了。
根據他所知道的,一直以來,這香江因為地緣的優勢,所以都是來自另外一邊移民的第一目的地,尤其是二十世紀的這數十年來。
在整個香江,雖然有數百萬人之多,但是在他們當中,能夠說的上是“香江土著”的,甚至是寥寥無幾,大多,都是來自內陸的移民。
就連現在香江聞名的富豪,如包玉鋼,李嘉成,邵一夫等人,他們一個個的,都是“內陸移民”。
最近的這五十年,在香江經濟發展史上,是“黃金五十年”。
一九四九年前後,內陸解放,來自上嗨、天驚等地的資本家大批湧入香江,為這座城市注入了資本和勞動力,這成為了香江經濟崛起的基礎。
然後,接下來的幾十年,香江作為世界上其他的國家,唯一能夠跟華夏接觸的通道,便一舉走上了“飛黃騰達”的道路。
而在這期間,來自內陸的大批移民也在充實著香江。
這個陳希,不也就是成千上萬的移民中的一個嘛,以前的香江可不比現在,只要勤奮努力,這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說說聯合企業的事情吧。”
“比如,這陳希,有沒有可能出售他手中聯合企業股份的可能,這個可能又有多大呢?”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對於莫軒來說,現在這“會德豐”之爭奪,包玉鋼與邱德拔的鬥爭,迫在眉睫,他的手裡面如果能夠拿捏住更多的“會德豐”的股份,那完全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進,可以與包玉鋼,邱德拔周旋,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從中謀取“豐厚”的回報。
再不濟,他就算退一步,那也可以把這“會德豐”的股份拿捏在手裡,到時候不管是按照原有軌跡,包玉鋼入主會德豐,還是這邱德拔”橫空出世”,這會德豐,遲早會“水漲船高”的。
到時候,他還不是照樣有得賺。
所以,莫軒的心裡面,那真的是一點都不慌,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是的,老闆。”
聞言,袁天帆立馬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