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七十二章 【趙家齊動員】

這現象,並不止趙叢衍一個人遭殃。

比如,與他同為香江四大船王之一的董家,董浩運,那境遇是更加悽慘。

一九二七年,董浩運在中學畢業後考入航運業訓練班,次年加入天京航運公司當職員,後逐步升任為常務董事,踏上了經營航運業的生涯。

靠著“勇於競爭,大膽創業”的精神,幾經努力,他開創了華夏、亞洲和世界航運史上的多項“第一”,因而享有“現代鄭和”的美譽。

他擁有各種船隻149艘,總噸位達1100萬噸,是世界“風流船王”奧納西斯的近一倍;

雖不及“世界船王”包玉鋼的環球集團多,但其船舶的種類之多、單船噸位之大、機械裝置之新,均超過環球集團。

數年前,董浩運也看到了這一場危機。

但是這危機危機,危中有機,董浩運在這場“船運危機”中,做出了與趙叢衍同樣的選擇——加速擴張旗下的船隊。

一九八零年,董浩運的一艘命名為“海上巨人號”56萬噸級的超級巨型油輪在日本下水;

同一年,董浩運收購了英國擁有大型商船隊的佛奈斯維公司,一九八二年他的商隊噸位達到空前規模,超越了包玉剛雄居世界獨立船東第一,甚至在他臨死前還準備去臺島為他的第一百五十艘新船下水禮剪綵。

論起手筆,董浩運比之趙叢衍那是更大了三分。

不過也是從這年起,世界船災如凜冽的寒風掠過世界各大港口,港口成了船隻的海上墳墓。

董氏家族的東方海外公司鉅額虧損,據趙叢衍得到的訊息,董家揹負的債務,迄今為止就已經高達近百億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擴大當中。

如果不是有董家這個“難兄難弟”在先,趙叢衍恐怕早就吐血三升了。

“那爸!現在華光集團還有的救嗎?”

“我們趙家,不是跟香江的各大銀行關係都很好嘛?這貸款我們應該拖延下去吧,大不了多付一點利息錢就是了。”

這個時候,趙世廣也加入了進來。

如今,趙世廣也是華光集團的一名員工,只不過他只能夠算是一箇中層員工,不如自己的大哥趙世鵬那般位高權重罷了。

如今,他也感受到危機了。

而聽見趙世廣這句話說出來,在場的所有人,趙世梁,趙世蹭等等,都把希冀的目光,放在了作為一家之主的趙叢衍身上。

現在,對他們最大的安慰,就是能夠從趙叢衍的口中,聽見他們想要聽到的訊息了。

可惜,世間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感受到家中眾人的目光,趙叢衍那已經顯得蒼老的面容,露出了深深的苦笑:“你們啊,想的都太簡單了。”

“是,我們趙家,以前跟香江各大銀行的關係是好。”

“但是你們也要看,這個關係好,是建立在什麼的基礎上啊,以前我們趙家風頭正盛,那些銀行跟我們合作,給我們貸款,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