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三十五章 【女承父業】

百無一用,是書生。

自從步入新的世紀以來,在經濟大潮衝擊下,金錢成為衡量人的價值的標準。

教育費用年年高漲、就業低潮的壓力一年更比一年高。

大學畢業不包分配、自謀職業,使得貧困群體,尤其是許多農村出生的青年負債讀書、還債無望,初中生流失、輟學現象嚴重。

在大學擴招之後,大學畢業生數量暴增。

相反的,社會上可供提供的工作職位的增長卻跟不上畢業生數字的增長,導致“畢業即失業”的現象日益普遍,時有出現數百人搶一份工作的景況。

而即使找到工作,起薪也大幅滑落。

一些地方大學生的起薪甚至不如農民工。許多大學生為了逃避就業壓力,選擇繼續讀研究生課程。

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惡化的原因除了大學生本身數量的增加之外,也包括由於學術腐敗與應試教育而導致學生素質與能力日益低落。

加之課程與實際工作脫節,很多時候大學生已難以得到用人單位的垂青。

在就業形勢惡化的同時,中國大學的學費卻急劇上漲,很多學生家長已難以承受。

加之華夏的股票等資本市場交易極為活絡;社會上所謂的“暴發戶”日增,相對而言知識分子地位下滑,也是讀書無用論的成因之一。

在二十一世紀,大學,已經成為了整個華夏,千千萬萬普通青年心中一道坎了。

邁過大學的大門之後,未來呢?這句話,還真的是二十一世紀,不少大學生,心頭的一道永遠存在的疑問。

就連莫軒,都曾經為此輾轉反側。

作為孤兒出生的莫軒,天生就要比其他的人,多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壓力,重重的揹負在身上。

未來,對其他的人來說如果是一道影子的話,那麼對於莫軒,那就是實打實的“雙眼一片白茫茫”了。

進入大學之後,第一步,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選擇專業了。

有人說,先城市,後專業;也有人說,先專業,後城市。

去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畢業了,就要專業不怎麼好,但是一個人的機遇也比其他的城市的人要大的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應該遵從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專業,至於城市,倒是次要的,關鍵是要遵循本心。

上面的這兩種觀點,在它們的下面,所擁護的人,都有著一大批,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不分伯仲。

但是就莫軒本人來說,他是絕對無條件的支援第二種觀點的。

為何???實在是因為,他當初,在第一條上面,吃了太多太多的苦頭了。

原本,孤兒出生的他,就沒有來自家庭的經濟來源,需要其他的工作,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計,來交學費咋的。

莫軒,從來就不是一個天才。

顧此失彼,是難免的,他把許多精力放在了維持基本的生計上面,學習方面,自然而然的,就落下了。

可能,說倒這裡,就會有些衛道士,自詡為“正義人士”跳出來了:

“大學啊,最重要的,就是學習。

只有學習,才是頭等大事,不要總想著在大學去賺錢云云。”

如果真的有人站在莫軒的面前親口說出這種話,他絕對能夠一口唾沫“噴死”地方。

MMP的,可真的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種人,就是喜歡用自己心裡面的想法,角度,去來操作其他人的思想。

學習,學習,莫軒倒是想要努力的學習啊,其他的什麼都不用操心啊,可他,能夠做得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