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
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又名“列寧格勒”,至於紀念誰的,不言而喻。
只是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之父,曾被人當成神一樣來祭奠的人物,大概永遠都未曾想到,在他故去的七十年後,他的雄偉雕像,卻被推翻在冬宮的青石板廣場上,任人踐踏。
一項偉大的基業,功虧一簣;曾經的所有努力,化為虛無。
蘇聯民眾對此無動於衷,但來自鄰邦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李亞東,心中卻倍感淒涼。
這一切是列寧的錯嗎?
自然不是。
社會主義也並非萬惡之源,日後的中國會告訴你們,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全民一心,齊心協力,有多麼的強大。
強勢於美帝,想制裁誰就制裁誰,想分裂誰就分裂誰,但這些手段放在中國身上,屁用沒有。
社會主義最大的優點就是鐵餅一塊,老虎口利不假,但即便再兇猛的老虎,企圖咬下這塊鐵餅的後果只有一個——牙崩口裂。
聖彼得堡市政廳前,遊行示威的民眾已將整個市政廣場圍得水洩不通,大概能有上千人,都說法不責眾,以這樣的陣仗,司法系統就是擺設。
不是沒有警察維持秩序,只是他們甚至連槍都不敢配,手裡拿著警棍和防爆盾牌,肩並著肩站在一起,更像一排柱子。
死物!
此時任何的細微不妥舉動,都將再次激發民怨,後果便是爆發一場動亂。
面對如此局面,別說警察們被憤怒的民眾口水吐到臉上都不敢輕舉妄動,就連站在他們身後的幾名市政官員,即便泥巴砸在身上,也只能長嘆口氣,然後輕輕地拂去。
半點脾氣沒有。
“弗拉基米爾主席,現在該怎麼辦?民眾的情緒越來越激烈,這樣下去……”
雖然被人稱呼為主席,看似來頭很大,但葡大帝心裡很清楚,自己在身後的這座市政廳裡,只是一個小角色罷了。
市政廳的國際聯絡委員會主席,有什麼卵用?
他能怎麼辦?
以眼下的形勢,他能聯絡到什麼國際組織來拯救聖彼得堡?
又有誰願意來?
所謂的合作,是要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的,而現在的聖彼得堡,哪有什麼利益可圖?
除了混亂的政治和飢餓的民眾外,這裡已然一無所有。
“熬吧,熬到天黑。”他無奈的回話。
希冀著夜晚的嚴寒,能熄滅民眾的怒火,讓他們不得不離開冰冷的廣場,回到自己溫暖的家。
但……話又說回來,曾經溫暖的家是否依舊溫暖,還真的不太好說。
他們需要熬過去的不僅僅是今天,而是這整場凜冬。
天,真的好冷。
葡大帝下意識地緊了緊不算保暖的黑色風衣,他很清楚這些民眾的訴求,他們需要熱乎乎的食物、更多的就業崗位、與物價所對等的薪資待遇……
但是,他給不了啊!
別說是他,就連此刻避而不見的市長本人,也給不了。
市政廳這個月的工資到現在都沒發,每人領了幾袋麵粉和兩桶油。
若是能平息這場民憤,他真是恨不得將自己所分到那些物資貢獻出來,可那點口糧,面對眼前上千號嗷嗷待哺的民眾,無疑是杯水車薪,半點作用沒有。